第九章 腾云

关灯
此子以大毅力,攀峰二十七万余里,可说是三代祖师以下第一人,依照门规,收他为入室弟子,你等可有异议?” 全室寂然。

     清溟略一点头,继而道:“如此就通过了吧。

    再说下一件事,青吟、清虚都说这孩子是修习‘灵犀诀’的上佳根骨,正逢此法诀数代传承不旺,我想让他修习此法,你们可有什么要说的?” 室内略静了一下,接着便有一个女声答道:“宗门只有大师兄与明玑师妹修习此诀,明玑长年不在山上,那便是让大师兄开门收徒?” 清溟微一颔首:“我便是这么想法,阁儿,你觉得如何?” 这次静寂持续了更长的时间,便在李珣都有些撑不住的时候,才有一个慵懒无力的声音答道:“师尊吩咐,弟子没什么好说。

    ” “这便是答应了?”李珣心中一动,但为何他竟从此人话中听到了丝丝怨意? 还有,这样的答法,似也颇为不敬,但观屋中各人的反应,却都是见怪不怪的样子。

    这人便是连霞七剑之首──“天心剑”林阁吗? 清溟似是微笑了一下,又追问一句:“如此,你便是答应了?” “指点关窍之类的事情,弟子还做得来!”林阁懒懒的说道。

     如果换成旁人,这话说起来还颇有几分傲气,但由此人口中道来,却令人感觉有气无力,敷衍了事。

     李珣心中当即便是一沉。

     清溟只是微笑,又转过脸来对李珣道:“你都听到了?此时拜师,却有些不便,你到外面等候,一会由师父领你回去,再行拜师礼吧!” 李珣不敢多言,只是站起身来,喏喏而退。

     及至要退出房门之时,清溟已说到下一件事:“玉散人这些时日太过高调,北极夜摩之天,散修群聚,不可不防……” 这些话李珣还听不入耳,身体倒退着出门,又将门关上。

    在关门之际,他迅速地将目光扫过屋中某方向,那应是林阁所在的地方。

     他一眼便认出了自己未来的师父。

     满屋之中,只有此人,一身华衣锦袍,脸上有种颓丧无羁的神情,大异于其他人的庄重,只看他一眼,便觉得整个世界都要灰黯下来。

     “以后的日子,便要和这人在一起了吗?”李珣心中不禁叹道。

     屋门关闭,断绝了清溟的话音,也断绝了他的视线。

    不过,林阁那懒散颓唐的神气,却深深刻在他心里。

     在这一刻,他想起了明彦仙师讲的百年之前,通玄界空前的“杀凤”之举。

     这林阁,不正是那一场风波的主角吗? 清溟让李珣在外面候着,他也不敢乱动,见院中有棵数人环抱的古木,便走过去,坐在下面思考问题。

     这一次的拜礼,就其结果而言,和他想象的也差不多。

    但如果将其中的过程细细剖析,便绝非那么平淡,其中只要他有丝毫闪失,便有可能引发全面的崩溃。

     清溟、清虚、连霞七剑,还有那坐忘峰上的青吟,都是真人一流的修士。

    且不说他们的心机深浅,光说那有如实质的精神穿透力,便让李珣难以招架。

     他现在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运气是不是也太好了些?在这些人可洞彻肺腑的眼神之下,还能保住心中诸多隐密,难道自己的修养、心机,真的已到了连神仙都不怕的地步? 想到这里,他不禁哑然失笑,然而笑到半途,他脸上的表情蓦地僵硬起来。

     可是,便连他本人也不知道自己的能耐,他人又是怎么知道的?尤其是在当年他心性未定,乳臭未干的八岁之时? 这个疑惑在他心中停留很久了,只是一直隐隐约约,看不真切,直到如今他才猛地醒悟过来。

     这其中,似乎有着什么…… 日头西移,院落花木相间,阴影散乱,黑得倒是更快一些,李珣已静坐了三个多时辰,里面的会也终于开完了。

     房门被打开,二代弟子鱼贯而出,有的还向他这边看了一眼,笑上一笑,这才纷纷离去。

     李珣早站了起来,垂手立于树下,头脸不抬,恭敬得很。

     直到有一个人影走到他眼前,挺拔的身材遮挡了最后一线阳光,阴影将李珣整个罩在其中。

     “走吧!”这是师父对弟子说的第一句话。

     李珣不敢多言,轻应了一声“是”,便跟在林阁后面,规矩行步,随他出了未明观,又西行数里,才到一处地方。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后面似有一道小径通向不远处的山壁,那边却是悬崖。

     小楼周围多树,密集成林,林荫中透出几分幽静,也偏僻得有些过分。

     李珣进入房中,眼前却是一亮。

     想他在山上所处时间不算长,但也知道宗门之内,多是刻苦精进的修士,对身外之物向来不甚看重,屋中布置以实用、简洁为尚,像他所住的启元堂,便是几张床铺,一张桌子,并一套粗制茶具而已。

     只是想不到,他这位师父,却是如此妙人。

     触目所及,屋中家俱,都是上好材质打磨而成,形式古朴,摆放的古玩饰物虽不甚多,却是样样精品,这样的布置,倒似回到了王府。

    只是俗世间的富丽堂皇,转为这边的清静雅致。

     李珣的眼睛利得很,只在饰物一扫,便知这些玩意儿是经常被人拿在手中把玩,显然其人非林阁莫属。

     一个身证仙道的修士,却总是把玩这些身外之物,也怪不得山上都传闻,林阁这百年间,修为退步得厉害。

     只不过,李珣心中却是不惊反喜。

    既然此人心有所好,就比清虚、清溟这样高深莫测的人要好应付多了。

     李珣当然也想有个好师父指点修行,最后来个长生不死,白日飞升,只是现在小命要紧,若他能早一日学到“灵犀诀”,便多出一分活命的机会。

     有这样一个师父,如果再投其所好,赢得他的欢心,一年之内,将灵犀诀学成到手,不过等闲之事。

     他在这边想着,那边林阁却是身形不停,从侧门出去,绕上了后边的小径,李珣赶忙跟上。

     到了悬崖边上,林阁也不稍等,脚下像是踩着实地,一步步走了下去,在十余丈下转身,进了一个应是他开辟的洞府。

     李珣心中叫苦,他可没有林阁这样御气飞行的本事,可看样子,林阁又一点儿帮他的意思都没有,只能一咬牙,提气跳了下去,估计差不多了,内息一振,在空中划了个半弧,勉强落在一节突出的石台上。

     “修为不错,只是在轻身术上,惨不忍睹……”林阁站在一边,第一次正眼瞧他。

     李珣尴尬一笑:“弟子对诸多应用法门,都不甚了了。

    ” “内息为体,法门为用,有了基础,技巧之类以后再学不迟。

    ”林阁说了这么一句,转身走入洞府。

     李珣也是习惯使然,就多看了一眼洞府上的禁制,似乎是以“明纹”、“山纹”、“水纹”融合而成,恰成为一幅淡雅的山水画,其中极巧妙地运用了阴影浓淡的变化,似乎又有“晦纹”的手段。

     “看来又有得忙了!”李珣暂且按下见猎心喜的心情,紧赶两步,跟在林阁后面。

     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进入修士开辟的洞府,似也没有他所想象的白玉明珠交相辉映,仙丹秘笈遍地摆放的模样。

     仅仅是一个宽敞的大厅、一个丹室、一个打坐用的静室,还有一间典籍存放的书房,如此而已。

     如果说有异常,便是不知这深入山腹的洞府是如何取光。

    找不到一个明显的光源,却满室亮堂堂的,纤毫毕现,与天光无异。

     林阁带着他进入书房,里面典籍也不甚多,多是一些道书之类,但有大半,李珣却是从未见过。

     “这里有《灵犀诀》全本,以及我往日的心得,一会儿我传你法诀,日后便可到此修炼参考。

    嗯,你有什么想说?” 李珣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