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小
中
大
他的人生调子,远远低于孟子,甚至也低于孔子、墨子、荀子或其他别的“子”。
但是这种低,使他有了孩子般的目光,从世界和人生底部窥探,问出一串串最重要的“傻”问题。
但仅仅是这样,他还未必能成为先秦诸子中的文学冠军。
他最杰出之处,是用极富想象力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在这些寓言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
这一下,他就成了那个思想巨人时代的异类、一个充满哲思的文学家。
《逍遥游》、《秋水》、《人间世》、《德充符》、《齐物论》、《养生主》、《大宗师》……这些篇章,就成了中国哲学史、也是中国文学史的第一流佳作。
此后历史上一切有文学才华的学人,都不会不黏上庄子。
这个现象很奇怪,对于其他“子”,都因为思想观念的差异而有明显的取舍,但庄子却例外。
没有人会不喜欢他讲的那些寓言故事,没有人会不喜欢他与南天北海融为一体的自由精神,没有人会不喜欢他时而巨鸟、时而大鱼、时而飞蝶的想象空间。
在这个意义上,形象大于思维,文学大于哲学,活泼大于庄严。
四 我把庄子说成是“先秦诸子中的文学冠军”,但请注意,这只是在“诸子”中的比较。
如果把范围扩大,那么,他在那个时代就不能夺冠了。
因为在南方,出现了一位比他小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那就是屈原。
屈原,是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学冠军。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第一个大诗人,他以《离骚》和其他作品,为中国文脉输入了强健的诗魂。
对于这种输入,连李白、杜甫也顶礼膜拜。
因此,戴在他头上的,已不应该仅仅是先秦的桂冠。
前面说到,中国文脉是从《诗经》开始的,所以对诗已不陌生。
然而,对诗人还深感陌生,何况是这么伟岸的诗人。
《诗经》中也署了一些作者的名字,但那些诗大多是朝野礼仪风俗中的集体创作,那些名字很可能只是采集者、整理者。
从内容看,《诗经》还不具备强烈而孤独的主体性。
按照我给北京大学学生讲述中国文化史时的说法,《诗经》是“平原小合唱”,《离骚》是“悬崖独吟曲”。
这个悬崖独吟者,出身贵族,但在文化姿态上,比庄子还要“傻”。
诸子百家都在大声地宣讲各种问题,连庄子也在用寓言启迪世人,屈原却不。
他不回答,不宣讲,也不启迪他人,只是提问,没完没了地提问,而且似乎永远无解。
从宣讲到提问,从解答到无解,这就是诸子与屈原的区别。
说大了,也是学者和诗人的区别、教师和诗人的区别、谋士与诗人的区别。
划出了这么多区别,也就有了诗人。
从此,中国文脉出现了重大变化。
不再合唱,不再聚众,不
但是这种低,使他有了孩子般的目光,从世界和人生底部窥探,问出一串串最重要的“傻”问题。
但仅仅是这样,他还未必能成为先秦诸子中的文学冠军。
他最杰出之处,是用极富想象力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在这些寓言故事中,都有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
这一下,他就成了那个思想巨人时代的异类、一个充满哲思的文学家。
《逍遥游》、《秋水》、《人间世》、《德充符》、《齐物论》、《养生主》、《大宗师》……这些篇章,就成了中国哲学史、也是中国文学史的第一流佳作。
此后历史上一切有文学才华的学人,都不会不黏上庄子。
这个现象很奇怪,对于其他“子”,都因为思想观念的差异而有明显的取舍,但庄子却例外。
没有人会不喜欢他讲的那些寓言故事,没有人会不喜欢他与南天北海融为一体的自由精神,没有人会不喜欢他时而巨鸟、时而大鱼、时而飞蝶的想象空间。
在这个意义上,形象大于思维,文学大于哲学,活泼大于庄严。
四 我把庄子说成是“先秦诸子中的文学冠军”,但请注意,这只是在“诸子”中的比较。
如果把范围扩大,那么,他在那个时代就不能夺冠了。
因为在南方,出现了一位比他小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那就是屈原。
屈原,是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学冠军。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第一个大诗人,他以《离骚》和其他作品,为中国文脉输入了强健的诗魂。
对于这种输入,连李白、杜甫也顶礼膜拜。
因此,戴在他头上的,已不应该仅仅是先秦的桂冠。
前面说到,中国文脉是从《诗经》开始的,所以对诗已不陌生。
然而,对诗人还深感陌生,何况是这么伟岸的诗人。
《诗经》中也署了一些作者的名字,但那些诗大多是朝野礼仪风俗中的集体创作,那些名字很可能只是采集者、整理者。
从内容看,《诗经》还不具备强烈而孤独的主体性。
按照我给北京大学学生讲述中国文化史时的说法,《诗经》是“平原小合唱”,《离骚》是“悬崖独吟曲”。
这个悬崖独吟者,出身贵族,但在文化姿态上,比庄子还要“傻”。
诸子百家都在大声地宣讲各种问题,连庄子也在用寓言启迪世人,屈原却不。
他不回答,不宣讲,也不启迪他人,只是提问,没完没了地提问,而且似乎永远无解。
从宣讲到提问,从解答到无解,这就是诸子与屈原的区别。
说大了,也是学者和诗人的区别、教师和诗人的区别、谋士与诗人的区别。
划出了这么多区别,也就有了诗人。
从此,中国文脉出现了重大变化。
不再合唱,不再聚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