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关灯
王拔得头筹。

     教导几个小屁孩这种事,又落到了李乘风身上。

    毕竟这几个身份特殊,让翰林院出马总归名不正言不顺。

    反之他身为国子监祭酒,监管太学,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部长,由他出面是再合适不过的。

     至于李乘风嘛……无奈望天,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带孩子。

    经义什么的,他是教不了,那个有人负责,他无非就是讲讲史,指导一些宫中的常识。

     相处时间久了,他发现这三位皇储各有各的特点,但竟然自身条件还都不错。

     端王派的朱载圳年纪最大,已经七岁了,生得颇肖其祖,个子高大。

    听闻对武学方面也很有天赋,性格和刚毅,但是脾气不是太好,在抬杠方面跟嘉靖有的一拼。

     益王派的朱载垕,也许是身世的原因,他脾气十分温和守礼,处事小心谨慎,很少张狂。

     徽王派的朱载壑则最是聪明,当时在中秋宴上,他是唯一一个能当场作诗皇储,李乘风教的所有东西,这孩子都领悟的很快。

    又因为徽王那个“贵不可言”的吉兆,声势是浩大的很。

     这样一想,委实是不知道该选哪个好。

     李乘风本以为此事与自己无关,应该交予皇上和内阁去头疼。

    结果没想到一日照常去嘉靖书房汇报工作,突然听到皇上来了句:“李大人觉得,三位皇储谁堪承大任。

    ” “!!!”猛然听到这一句,李乘风汗都流下来了,忍不住抬头去看嘉靖。

     但嘉靖却面色如常,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惊世骇俗的话。

     “此乃皇上的家事,无论属意谁,都由皇上自己决定,臣不便多言。

    ” 嘉靖微微皱眉:“你当年不是教过朕,王者无私,,这是朕的家事,可也是国事,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放心吧,周围的人早就被撤下去了,你只管大胆的说。

    ” ……我放心个毛!原来你小子早就在这儿等着老子了!李乘风在心中疯狂吐槽。

    然而不说不行,嘉靖这边还眼巴巴的等他开口。

     李乘风想了许久,方才试探性的回道:“臣驽钝,敢问皇上认为成为英明的君主,最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 “你倒是反问起朕来了。

    ”嘉靖轻笑,随即沉默思考,这点他还真没想过,明君需要什么呢…… 半天后方才犹豫的开口道:“聪敏好学,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之类的吧……”他越说声越小,因为此时发现除了勤政这点,自己大部分都不符合。

     李乘风自然也是看出来了,好笑的摇摇头:“皇上不必妄自菲薄,在世人看来,您已经是千古明君了。

    ”这倒不是奉承他,此时的大明正经历千百年未有的大变革。

    百姓生活日新月异,朝堂政治相对清明,国库粮钱丰厚,相信即使后世也会给嘉靖一个很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