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故人来

关灯
间,更生清幽之意。

    赵清商起初凝神细听,听到第二段时,便在膝上轻叩节拍,轻吟相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

    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

    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

    日驰神,日驰神。

    ” 一曲既毕,易兰台放下竹笛,笑道:“小时学的曲子,长篇大论的可只会这一首了。

    ” 赵清商才知这是他从前还在莫家时所学的曲子,知他心有感触,便有意转移他情怀,笑道:“这种曲子虽然好听,但太正式。

    此刻就咱们两个人,不如吹些小曲。

    ” 易兰台笑道:“你说的是。

    ”便再次吹奏起来,这次却是一次民间常见的《浪淘沙》,这支小令调子婉转,难度自是远逊《阳关三叠》。

    但易兰台却并不十分熟悉,转折处颇有生硬。

    第一遍吹完,他又吹奏了一次。

     箫声方起,远处忽然传来两声清脆的月琴弦声。

    易兰台面上神情未动,一个音节却险险吹错。

     月琴声音再度响起,先前两声调音之后,亦是一首《浪淘沙》,这人弹奏起来却比易兰台要高明许多,种种情怀丝丝入扣。

    箫声内敛,琴声却恣意。

    易兰台几度欲跟上他节奏,却被弦声几个跳跃,超了过去。

     月琴声音渐近,未至湖畔,一曲已完,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悠悠响起,语气漫不经心:“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哈!” 一道浅碧色的人影出现在湖畔,手中抱一把月琴,上面一面小铜镜在月下熠熠生辉。

    他看著湖畔一双人影,歪了嘴角一笑:“易先生。

    ” 他骤然现身月下,易兰台手一颤,竹箫情不自禁便落到了地上。

     赵清商惊讶地看著这个忽然出现在深沉雪中的人物,这人气质虽与易兰台迥异,但论到相貌,却几乎没有半点差别。

    随后又见他收起月琴,展开一把摺扇,上面龙飞凤舞地写了几个字,道是:谁许一生悠然? 她虽不识得这个人,却听说过这把扇子,也听说过那把月琴。

     ——那是江湖上有名的浪子,悠然公子莫寻欢。

     易兰台弯腰拾起竹箫,神色慢慢恢复了平静,道:“莫公子,久违了。

    请问你此番前来,是为了寻我还是寻找某样物事?” 莫寻欢却道:“不知这位姑娘是何许人也?” 易兰台便答道:“这一位赵清商赵姑娘,是沧浪水一派的掌门,在北疆与我历经患难,也是我的未婚妻子。

    ” 他这般直接说出,赵清商心中欢喜,却也有几分害羞。

    却见莫寻欢把扇子往袖中一放,含笑行了个礼:“原来是易夫人,真是失礼。

    ” 他话语动作,都有些夸张做作之意。

    按理而言易赵二人尚未成婚,不该当此称呼。

    易兰台正要说话,莫寻欢神情又是一正,先前的笑意便抹了个乾净:“既然二位是一家人,倒也不用避讳,有话我便直说了。

    ” 他看著易兰台:“易先生,叶云生赠你那柄金明雪,原本是我的东西,请还我吧!”这句话似一把剪刀,将易兰台心中疑惑不解的死结剪开了一个缺口:那日他来到沧海山庄,与叶云生切磋,二人交换佩剑;当晚他与晏子期在雁卿山比武;次日晚上,他中了搜神蛊,内力尽失,被戎族武士追杀,易山易水一夜身亡;之后那一连串无休止的逃亡…… 原来这一切的根源,都统归在这一把剑上! 他虽心潮起伏,面上却不动声色,只道:“请莫公子告知我实情。

    ” 莫寻欢神态自若:“自然。

    我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