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独自莫凭栏
关灯
小
中
大
有一件也好。
想到莫寻欢,他忽然记起莫寻欢先前留下包裹中的那把短剑。
一念至此,不由欣喜,便从包裹中拿出那柄金明雪:“我便以此回礼。
” 叶云生与莫寻欢是过命的交情,两人之间命都可以轻掷,银钱宝剑什么的更是小事,何况在此之前莫寻欢也玩笑似的问过叶云生要不要那把金明雪,因此叶云生也未多想,便把友人的宝剑赠了出来。
易兰台称谢接过,将金明雪与摇空绿一并收入身上剑囊,外表看不出刀剑端倪。
叶云生深觉他与平常所见的江湖人气质都有不同,但也不似一般的贵公子又或读书人,具体差别在哪里,他可就说不出了。
恰在这时,忽听有人笑道:“叶子,我回来了,这位新朋友……哦?” 这最后一个字语音上挑,满是诧异,莫寻欢换了一身浅蓝色的衣衫回来,与易兰台的一身湖水色恰有交相辉映之意。
二人并肩立在一起,叶云生见到,也不由大吃一惊。
难怪先前他见易兰台,总觉这人面貌熟悉,现在看来,易兰台莫寻欢二人,眉目之间竟是异常相似! 先前叶云生料不到这里,因为二人气质迥异,难以联想到一起。
但此刻二人站在一处,一如晚春花树,一如摇曳翠竹,就算未到揽镜自照的地步,也似一母同胞的兄弟。
在场三人无一不惊,但最先反应过来的却是易兰台,他温文一笑,虽是向叶云生说话,眼神却未离开莫寻欢:“不知这位朋友如何称呼?” 换成以往,莫寻欢必要率先答话,这次叶云生看他半天没有反应,便答道:“这是我一位知交好友,悠然公子莫寻欢。
” 听到莫寻欢姓名,易兰台眼眸深处又是一动,道:“久闻莫公子大名,今日一见,风度果然不同凡俗之人。
在下易兰台。
” 这是近来江湖中最为响亮的名字之一,听到莫寻欢耳中,却也不似他初见易兰台时的震撼,只道:“久仰。
” 叶云生道:“我说先前总觉得易先生面善,原来却是和阿莫相像。
” 莫寻欢微笑道:“孔子也与阳货生得面善,然而贤愚各别,我怎配和易先生作比?” 这话全不是莫寻欢平素口吻,叶云生听得不解。
易兰台不以为意,他合拢手中摺扇,踌躇片刻,终于道:“莫公子,久闻你精通音律,‘帘外雨潺潺’一词我素深爱,可否请莫公子唱上一曲?” 这话太唐突了,二人初次相会不说,莫寻欢也不是歌伎,怎有要他唱曲的道理?连叶云生都觉得不好,莫寻欢却道:“可以。
” 他顺手抄起十里亭石桌上的月琴,往亭中栏杆上一靠,姿态随意放任。
看他这般风度举止,实与易兰台大不相同。
那把月琴他随身携带已久,琴身上镶一面小小铜镜,彷佛女子之物。
莫寻欢铮铮拨了两下弦,眼帘微垂。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莫寻欢一手月琴熟极而流,嗓音虽非如何出色,沙哑中倒也有些韵味。
易兰台立于他对面,听得专注。
上半阙唱完,莫寻欢拨弄了一会儿月琴,时间颇久,久到易叶二人都以为他要放下月琴,才听他又唱道:“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这下半阙,他咬字十分清晰,唱完后,把月琴一丢,笑道:“唱得不好,二位见笑,可有打赏?”最后一句语气轻佻,又恢复了他平素模样。
易兰台面色依旧沉静,手中的摺扇却不自觉地掉到了桌上。
想到莫寻欢,他忽然记起莫寻欢先前留下包裹中的那把短剑。
一念至此,不由欣喜,便从包裹中拿出那柄金明雪:“我便以此回礼。
” 叶云生与莫寻欢是过命的交情,两人之间命都可以轻掷,银钱宝剑什么的更是小事,何况在此之前莫寻欢也玩笑似的问过叶云生要不要那把金明雪,因此叶云生也未多想,便把友人的宝剑赠了出来。
易兰台称谢接过,将金明雪与摇空绿一并收入身上剑囊,外表看不出刀剑端倪。
叶云生深觉他与平常所见的江湖人气质都有不同,但也不似一般的贵公子又或读书人,具体差别在哪里,他可就说不出了。
恰在这时,忽听有人笑道:“叶子,我回来了,这位新朋友……哦?” 这最后一个字语音上挑,满是诧异,莫寻欢换了一身浅蓝色的衣衫回来,与易兰台的一身湖水色恰有交相辉映之意。
二人并肩立在一起,叶云生见到,也不由大吃一惊。
难怪先前他见易兰台,总觉这人面貌熟悉,现在看来,易兰台莫寻欢二人,眉目之间竟是异常相似! 先前叶云生料不到这里,因为二人气质迥异,难以联想到一起。
但此刻二人站在一处,一如晚春花树,一如摇曳翠竹,就算未到揽镜自照的地步,也似一母同胞的兄弟。
在场三人无一不惊,但最先反应过来的却是易兰台,他温文一笑,虽是向叶云生说话,眼神却未离开莫寻欢:“不知这位朋友如何称呼?” 换成以往,莫寻欢必要率先答话,这次叶云生看他半天没有反应,便答道:“这是我一位知交好友,悠然公子莫寻欢。
” 听到莫寻欢姓名,易兰台眼眸深处又是一动,道:“久闻莫公子大名,今日一见,风度果然不同凡俗之人。
在下易兰台。
” 这是近来江湖中最为响亮的名字之一,听到莫寻欢耳中,却也不似他初见易兰台时的震撼,只道:“久仰。
” 叶云生道:“我说先前总觉得易先生面善,原来却是和阿莫相像。
” 莫寻欢微笑道:“孔子也与阳货生得面善,然而贤愚各别,我怎配和易先生作比?” 这话全不是莫寻欢平素口吻,叶云生听得不解。
易兰台不以为意,他合拢手中摺扇,踌躇片刻,终于道:“莫公子,久闻你精通音律,‘帘外雨潺潺’一词我素深爱,可否请莫公子唱上一曲?” 这话太唐突了,二人初次相会不说,莫寻欢也不是歌伎,怎有要他唱曲的道理?连叶云生都觉得不好,莫寻欢却道:“可以。
” 他顺手抄起十里亭石桌上的月琴,往亭中栏杆上一靠,姿态随意放任。
看他这般风度举止,实与易兰台大不相同。
那把月琴他随身携带已久,琴身上镶一面小小铜镜,彷佛女子之物。
莫寻欢铮铮拨了两下弦,眼帘微垂。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莫寻欢一手月琴熟极而流,嗓音虽非如何出色,沙哑中倒也有些韵味。
易兰台立于他对面,听得专注。
上半阙唱完,莫寻欢拨弄了一会儿月琴,时间颇久,久到易叶二人都以为他要放下月琴,才听他又唱道:“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这下半阙,他咬字十分清晰,唱完后,把月琴一丢,笑道:“唱得不好,二位见笑,可有打赏?”最后一句语气轻佻,又恢复了他平素模样。
易兰台面色依旧沉静,手中的摺扇却不自觉地掉到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