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关灯
就在季泠努力为能成为王厨娘的徒弟而努力时,季乐甚至比她还更加用功。

    几乎一刻都没歇着,她每夜依旧练字练得极晚,小小年纪黑眼圈都出来了,任由怀冰怎么劝也不管用。

    琴也是勤练不辍的。

     周容见了季乐的字,赞道:“乐姑娘的字进益极大,可见是用了苦功的。

    这练字也没什么窍门儿,就是一个字‘练’,练多了自然就写顺了。

    ” 说罢,周容便将季乐交给她的字稿拿出来,个字一个字给她说起来,十分地耐心、细心。

     淑珍在一旁噘起嘴巴对正低头认真写字的季泠道:“容姐姐就只喜欢季乐一个人,哎,都没功夫管我们俩了,你说是不是,泠姐姐?” 原本淑珍是跟着周夫子在习字的,奈何她的天赋实在有些差,且练字也不勤。

    她姨娘生怕她看瞎了眼睛,晚上都不许她动笔的。

    另一头又经常说些她乃是正经的楚府姑娘,字会写会认,过得去就行了,要紧的还是将来长大了懂得抓住男人的心之类的话。

    她姨娘觉得诗词歌赋倒是可以懂一些,嘴上总是要会说才能出头,至于写字,其实女人家成亲后又能有多少时候需要写字呢? 杜姨娘乃是扬州瘦马出身,一辈子学的都是如何伺候男人。

    而她也的确尝到了其中的甜头,苏夫人虽然出身名门,才高貌美,可与大老爷楚祜却是同床异梦的举案齐眉。

    一个月里有大半月楚祜都是在杜姨娘屋里歇着的。

     淑珍耳濡目染地,自然也偏向她亲娘更多些。

    平日里看什么都喜欢讲美丑,对养生方子比书本可喜欢多了。

    也就难怪她最恨季泠了,因为小一辈里季泠的脸蛋一下就把她给比下去了。

     因着淑珍在才学上只是得过且过,周夫子自然不愿意浪费功夫教她,如今周容正好在带季泠和季乐,她就干脆把教淑珍练字的事儿也推给了周容。

    所以如今习字课时,都是她们三人一起上的。

     周容闻言抬起头看向淑珍笑道:“淑珍,我怎么不管你了?等你写完,把练的字给我看,我也会一个字一个字指点你的。

    ”论起亲近,周容跟淑珍还是很熟悉的,她其实跟楚府的四个姑娘都很熟稔,也算是一起长大的。

    所以对淑珍更是直呼名讳。

     周夫人是她们的夫子,加之周容又才学出众,便是贞珍和静珍,也时常同周容往来的,并不会像对季泠和季乐那般漠视。

     淑珍这是搬石头砸自己脚了,她就是妒忌季乐得周容赞誉,可她自己没季乐练字练得那么勤奋,虽说比季乐多学了几年,现在字还是比季乐好的,但在周容面前却依旧是不够看的,一准儿被她挑出许多毛病来,又要挨罚。

     晚上周容朝周夫人道:“娘,我是不是不该过多地教乐姑娘啊?只是她那么好学,问到我跟前我又不能不指点。

    可如此一来,淑珍就不高兴了。

    ”这位却是一点儿也没提季泠的。

     周夫人道:“阿容,我进府是来做西席,当夫子的,可不是给姑娘们做丫头来的。

    你也无需顾忌淑珍,她那心眼儿跟她姨娘学的,针尖儿大,自己笨又没有自知之明,成日就妒忌这个,嫉恨那个。

    你做什么都讨不了她高兴的。

    再说了,季乐如今既然是你的弟子,你就该教。

    人不能没有风骨。

    ” 最后这句话说得就有些严重了,周容脸一红,“娘,我知道了。

    ”其实周容不是没有风骨,只不过因为淑珍乃是楚寔的妹妹,顾忌着楚寔这一层,她对淑珍总是容让许多的。

     想到这儿,周容又不禁想,也不知道楚寔何时会从河南府回来,虽说她和他素日也说不上几句话,但只要感觉他在周围,她心里就总是欢喜的。

     “把她们的字拿来我看看吧。

    ”周夫子点到即止,及时转换了话题。

     周容便将今日季泠她们三个小的练的字捧给了周夫人。

     “娘,乐姑娘的字瞧不出是才刚学了一个多月的人吧?”周容问。

     周夫人扫了几眼之后道:“她是太急功近利了,仔细把手写坏了,以后只能当抄书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