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千里茫茫若梦

关灯
几人?” 他正在琢磨这人是谁,只听阿朱道:“武林之中,单是一句话便能调动数万人众的,以前有丐帮帮主,嗯,少林弟子遍天下,少林派掌门方丈一句话,那也能调动数万人众……”马夫人道:“你也不用胡猜了,我再给你一点因头,你只须往西南方猜去。

    ”阿朱沉吟道:“西南方?西南方有什么大来头的人物?好像没有啊。

    ” 马夫人伸出手指,拍的一声,戳破了窗纸,刺破处就在萧峰的头顶。

    只听她跟着说道:“小女子不懂武功,白长老你总该知道,天下是谁最擅长这门功夫。

    ”阿朱道:“嗯,这门点穴功夫么?少林派的金刚指,河北沧州郑家的夺魄指,那都是很厉害的了。

    ” 萧峰心中却在大叫:“不对,不对!点穴功夫,天下以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为第一,何况她说的是西南方。

    ” 果然听得马夫人道:“白长老见多识广,怎地这一件事却想不起来?难道是旅途劳顿,脑筋失灵,居然连大名鼎鼎的一阳指也忘记了?”话中颇有讥嘲之意。

     阿朱道:“段家一阳指我自然知道。

    但段氏在大理称皇为帝,早和中土武林不相往来。

    若说那位带头大哥和他家有什么干系牵连,定是传闻之误。

    ” 马夫人道:“段氏虽在大理称皇,可是段家并非只有一人,不做皇帝之人便常到中原。

    这位带头大哥,乃大理国当今皇帝的亲弟,姓段名正淳,封为镇南王的便是。

    ” 萧峰听到马夫人说出“段正淳”三字,不由全身一震,数月来千里奔波、苦苦寻访的名字,终于到手了。

     只听阿朱道:“这位段王爷权位尊崇,怎么会参与江湖上的斗殴仇杀之事?”马夫人道:“江湖上寻常的斗殴仇杀,段王爷自然不屑牵连在内,但若是和大理国生死存亡、国运盛衰相关的大事,你想他会不会过问?”阿朱道:“那当然是要插手的。

    ”马夫人道:“我听徐长老言道:大宋是大理国北面的屏障,契丹一旦灭了大宋,第二步便非并吞大理不可。

    因此大宋和大理唇齿相依,大理国决计不愿大宋亡在辽国手里。

    ”阿朱道:“是啊,话是不错的。

    ” 马夫人道:“徐长老说道,那一年这位段王爷在丐帮总舵作客,和汪帮主喝酒论剑,忽然听到契丹武士要大举到少林寺夺经的讯息,段王爷义不容辞,便率领众人,赶往雁门关外拦截,他此举名为大宋,其实是为了大理国。

    听说这位段王爷那时年纪虽轻,但武功高强,为人又极仁义。

    他在大理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使钱财有如粪土,不用别人开口。

    几千几百两银子随手便送给朋友。

    你想中原武人不由他来带头,却又有谁?他日后是要做大理国皇帝的,身分何等尊贵,旁人都是草莽汉子,又怎能向他发号施令?” 阿朱道:“原来带头大哥竟是大理国的镇南王,大家死也不肯说出来,都是为了回护于他。

    ”马夫人道:“白长老,这个机密,你千万不可跟第二人说,段王爷和本帮交情不浅,倘若泄露了出去。

    为祸非小。

    虽然大理段氏威镇一方,厉害得紧,但若那乔峰蓄意报仇,暗中等上这么十年八年,段正淳却也不易对付。

    ” 阿朱道:“弟妹说得是,我守口如瓶,决不泄露。

    ”马夫人道:“白长老,你最好立一个誓,以免我放心不下。

    ”阿朱道:“好,段正淳便是‘带头大哥’这件事,白世镜倘若说与人知,白世镜身受千刀万剐的惨祸,身败名裂,为天下所笑。

    ”她这个誓立得极重,实则很是滑头,口口声声都推在“白世镜”身上,身受千刀万剐的是白世镜,身败名裂的是白世镜,跟她阿朱可不相干。

     马夫人听了却似甚感满意,说道:“这样就好了。

    ” 阿朱道:“那我便到大理去拜访镇南王,旁敲侧击,请问他去年中秋,在他府上作客的有那几个人,便可查到害死马兄弟的真凶了。

    不过此刻我总还认定是乔峰。

    赵钱孙、谭公、谭婆三人疯疯颠颠,说话不大靠得住。

    ” 马夫人道:“查明凶手真相一事,那便拜托白长老了。

    ”阿朱道:“马兄弟跟我便如亲兄弟一般,我自当尽心竭力。

    ”马夫人泫然道:“白长老情义深重,亡夫地下有知,定然铭感。

    ”阿朱道:“弟妹多多保重,在下告辞。

    ”当即辞了出来。

    马夫人道:“小女子孀居,夜晚不便远送,白长老恕罪则个。

    ”阿朱道:“好说,好说,弟妹不必客气。

    ” 阿朱到得门外,只见萧峰已站在远处等候,两人对望一眼,一言不发的向来路而行。

     一钩新月,斜照信阳古道。

    两人并肩而行,直走出十余里,萧峰才长吁一声,道:“阿朱,多谢你啦。

    ” 阿朱淡淡一笑,不说什么,她脸上虽是满脸皱纹,化装成了白世镜的模样,但从她眼色之中,萧峰还是觉察到她心中深感担心焦虑,便问:“今日大功告成,你为什么不高兴?” 阿朱道:“我想大理段氏人多势众,你孤身前去报仇,实是万分凶险。

    ” 萧峰道:“啊,你是在为我担心。

    你放心好了,我在暗,他在明,三年五载报不了仇,正如马夫人所说,那就等上十年八载。

    总有一日,我要将段正淳斩成十七八块喂狗。

    ”说到这里,不由得咬牙切齿,满腔怨毒都露了出来。

     阿朱道:“大哥,你千万得小心才好。

    ”萧峰道:“这个自然,我送了性命事小,爹娘的血仇不能得报,我死了也不瞑目。

    ”慢慢伸出手去,拉着她手,说道:“我若死在段正淳手下,谁陪你在雁门关外牧牛放羊呢?” 阿朱道:“唉,我总是害怕得很,觉得这件事情之中有什么不对,那个马夫人,那……马夫人,这般冰清玉洁的模样,我见了她,却不自禁的觉得可怕厌憎。

    ” 萧峰笑道:“这女人很是精明能干,你生恐她瞧破你的乔装改扮,自不免害怕。

    ” 两人到得信阳城客店之中,萧峰立即要了十斤酒,开怀畅饮,心中不住盘算如何报仇,想到大理段氏,自然而然记起了那个新结交的金兰兄弟段誉,不由得心中一凛,呆呆的端着酒碗不饮,脸上神色大变。

     阿朱还道他发觉了什么,四下一瞧,不见有异,低声问道:“大哥,怎么啦?”萧峰一惊,道:“没……没什么。

    ”端起酒来,一饮而尽,酒到喉头,突然气阻,竟然大咳起来,将胸口衣襟上喷得都是酒水。

    他酒量世所罕有,内功深湛,竟然饮酒呛口,那是从所未有之事,阿朱暗暗担心,却也不便多问。

     她哪里知道,萧峰饮酒之际,突然想起那日在无锡和段誉赌酒,对方竟以“六脉神剑”的上乘气功,将酒水都从手指中逼了出来。

    这等神功内力,萧峰自知颇有不及。

    段誉明明不会武功,内功便已如此了得,那大对头段正淳是大理段氏的首脑之一,比之段誉,想必更加厉害十倍,这父母大仇,如何能报?他不知段誉巧得神功、吸入内力的种种奇遇,单以内力而论,段誉比他父亲已不知深厚了多少倍,而“六脉神剑”的功夫,当世除段誉一人而外,亦无第二人使得周全。

    萧峰和阿朱虽均与段誉熟识,但大理国段氏乃是国姓,好比大宋姓赵的、西夏国姓李的、辽国姓耶律的都是成千成万,段誉从来不提自己是大理国王子,萧峰和阿朱决计想不到他是帝皇之裔。

     阿朱虽不知萧峰心中所想的详情,但也料到他总是为报仇之事发愁,便道:“大哥,报仇大事,不争一朝一夕,咱们谋定而后动,就算敌众我寡,不能力胜,难道不能智取么?” 萧峰心头一喜,想起阿朱机警狡猾,实是一个大大的臂助,当即倒了一满碗酒,一饮而尽,说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报此大仇。

    已不用管江湖上的什么规矩道义,多恶毒的手段也使得上。

    对了,不能力胜,咱们就跟他智取。

    ” 阿朱又道:“大哥,除了你亲生父母的大仇,还有你养父养母乔家老先生、老太太的血仇,你师父玄苦大师的血仇。

    ” 萧峰伸手在桌上一拍,大声道:“是啊,仇怨重重,岂止一端?” 阿朱道:“你从前跟玄苦大师学艺,想是年纪尚小,没学全少林派的精湛内功,否则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便再厉害,也未必在少林派达摩老祖的《易筋经》之上。

    我曾听慕容老爷谈起天下武功,说道大理段氏最厉害的功夫,还不是一阳指,而是叫作什么‘六脉神剑’。

    ” 萧峰皱眉道:“是啊,慕容先生是武林中的奇人,所言果然极有见地。

    我适才发愁,倒不是为了一阳指,而是为了这六脉神剑。

    ” 阿朱道:“那日慕容老爷和公子论谈天下武功,我站在旁斟茶,听到了几句,慕容老爷说道:‘少林派七十二项绝技,自然各有精妙之处,但克敌制胜,只须一门绝技便已足够,用不着七十二项。

    ’” 萧峰点头道:“慕容前辈所论甚是。

    ” 阿朱又道:“那时慕容公子道:‘是啊,王家舅母和表妹就爱自夸多识天下武功,可是博而不精,有何用处。

    ’慕容老爷道:‘说到这个“精”字,却又谈何容易?其实少林派真正的绝学,乃是一部《易筋经》,只要将这部经书练通了,什么平庸之极的武功,到了手里,都能化腐朽为神奇。

    ’” 根基打好,内力雄强,则一切平庸招数使将出来都能发挥极大威力,这一节萧峰自是深知,那日在聚贤庄上力斗群雄,他以一套众所周知的“太祖长拳”会战天下英雄好汉,任他一等一的高人,也均束手拜服。

    这时他听阿朱重述慕容先生的言语,不禁连喝了两大碗酒,道:“深得我心,深得我心。

    可惜慕容先生已然逝世,否则萧峰定要到他庄上,见一见这位天下奇人。

    ” 阿朱嫣然一笑,道:“慕容老爷在世之日,向来不见外客,但你当然又作别论。

    ”萧峰抬起头来一笑,知他“又作别论”四字之中颇含深意,意思说:“你是我的知心爱侣,慕容先生自当另眼相看。

    ”阿朱见到了他目光的神色,不禁低下头去,晕生双颊,芳心窃喜。

     萧峰喝了一碗酒,问道:“慕容老爷去世时年纪并不太老罢?”阿朱道:“五十来岁,也不算老。

    ”萧峰道:“嗯,他内功深湛,五十来岁正是武功登峰造极之时,不知如何忽然逝世?”阿朱摇头道:“老爷生什么病而死,我们都不知道。

    他死得很快,忽然早上生病,到得晚间,公子便大声号哭,出来告知众人,老爷死了。

    ” 萧峰道:“嗯,不知是什么急症,可惜,可惜。

    可惜薛神医不在左近,否则好歹也要请了他来,救活慕容先生一命。

    ”他和慕容氏父子虽然素不相识,但听旁人说起他父子的言行性情,不禁颇为钦慕,再加上阿朱的渊源,更多了一层亲厚之意。

     阿朱又道:“那日慕容老爷向公子谈论这部《易筋经》。

    他说道:‘达摩老祖的《易筋经》我虽未寓目,但以武学之道推测,少林派所以得享大名,当是由这部《易筋经》而来。

    那七十二门绝技,不能说不厉害,但要说凭此而领袖群伦,为天下武学之首,却还谈不上。

    ’老爷加意告诫公子,说决不可自恃祖传武功,小觑了少林弟子,寺中既有此经,说不定便有天资颖悟的僧人能读通了它。

    ” 萧峰点头称是,心想:“姑苏慕容氏名满天下,却不狂妄自大,甚是难得。

    ” 阿朱道:“老爷又说,他生平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只可惜没见到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剑谱,以及少林派的《易筋经》,不免是终身的大憾事。

    大哥,慕容老爷既将这两套武功相提并论,由此推想,要对付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似乎须从少林《易筋经》着手。

    要是能将《易筋经》从少林寺菩提院中盗了出来,花上几年功夫练它一练,那六脉神剑、七脉鬼刀什么的,我瞧也不用放在心上。

    ”她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神色。

     萧峰跳起身来,笑道:“小鬼头……你……你原来……” 阿朱笑道:“大哥,我偷了这部经书出来,本想送给公子,请他看过之后,在老爷墓前焚化,偿他老人家的一番心愿。

    现今当然是转送给你了。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油布小包,放在萧峰手里。

     那晚萧峰亲眼见她扮作止清和尚,从菩提院的铜镜之后盗取经书,没想到便是少林派内功秘笈的《易筋经》。

    阿朱在聚贤庄上为群豪所拘,众人以她是女流之辈,并未在她身上搜查,而玄寂、玄难等少林高僧,更是做梦也想不到本寺所失的经书便在她身上。

     萧峰摇了摇头,说道:“你干冒奇险,九死一生的从少林寺中盗出这部经书来,本意要给慕容公子的,我如何能够据为己有?” 阿朱道:“大哥,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萧峰奇道:“怎么又是我的不是?”阿朱道:“这经书是我自己起意去偷来的,又不是奉了慕容公子之命。

    我爱送给谁,便送给谁。

    何况你看过之后,咱们再送给公子,也还不迟。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只求报得大仇,什么阴险毒辣、卑鄙肮脏之事,那也都干得了,怎地借部书来瞧瞧,也婆婆妈妈起来?” 这一番话只听得萧峰凛然心惊,向她深深一揖,说道:“贤妹责备得是,为大事者岂可拘泥小节?” 阿朱抿嘴一笑,说道:“你本来便是少林弟子,以少林派的武功,去为恩师玄苦大师报仇雪恨,正是顺理成章之事,又有什么不对了?” 萧峰连声称是,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欢喜,当下便将那油布小包打了开来,只见薄薄一本黄纸的小册,封皮上写着几个弯弯曲曲的奇形文字。

     他暗叫:“不好!”翻开第一页来,只见上面写满了字,但这些字歪歪斜斜,又是圆圈,又是钩子,半个也不识得。

     阿朱“啊哟”一声,说道:“原来都是梵文,这就糟糕了。

    我本想这本书是要烧给老爷的,我做丫鬟的不该先看,因此经书到手之后,一直没敢翻来瞧瞧。

    唉,无怪那些和尚给人盗去了武功秘笈,却也并不如何在意,原来是本谁也看不懂的天书……”说着唉声叹气,极是沮丧。

     萧峰劝道:“得失之际,那也不用太过介意。

    ”将《易筋经》重行包好,交给阿朱。

     阿朱道:“放在你身边,不是一样?难道咱们还分什么彼此?” 萧峰一笑,将小包收入怀中,他又斟了一大碗酒,正待再喝,忽听得门外脚步声响,有人大声吼叫。

    萧峰微感诧异,抢到门外,只见大街上一个大汉浑身是血,手执两柄板斧,直上直下的狂舞乱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