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关灯
小
中
大
已传遍了南京城内外,俟到第五天,已是无人不知,大街小巷人人乐道了。
绘影绘形的传说,总是带有离奇的色彩,这一次风声如此之大、人人乐道的原因,是因为汉王朱高煦也被卷了进去。
传说是汉王高煦因见宠皇上,十分跋扈,北征返回后,纵令手下乱兵在京师为恶,徐野驴职责所在,出来交涉。
徐因奉有太子之命,乃将为首劫掠的乱兵七人就地正法,枭首示众,乃招致高煦怀恨,借故将徐野驴传至府邸,喝令众侍卫以&ldquo铁爪&rdquo当场将徐击毙。
事闻皇帝,勃然大怒,将高煦下狱,他的&ldquo汉王&rdquo爵位亦被削夺,如今已被降为&ldquo庶民&rdquo,可谓之灾情惨重了。
真实的情况,又为之如何? 原来当日事发,高煦极是从容,当即进宫面谒皇上,诉说一切,他道&ldquo天汉卫&rdquo虽是自己私募亲兵,却都是有功朝廷、久历沙场的勇士,徐野驴因一点细故将他们任意逮捕,已是不该,更不该听令太子,将其中七人斩首示众,如此一来,为朝廷建有大功的&ldquo天策&rdquo&ldquo天威&rdquo各卫,人人自危,颇有怨愤。
自己奉父皇命,统帅三卫,不得不出面安抚,乃传徐野驴过府问话,不意该指挥挟太子声势,出言狂妄,诸多非礼,非但不听劝诲,更出示太子手令,扬言将继续捕获自己手下各人。
至此忍无可忍,意欲将其拿下,禀明父皇,再行处理,不意徐野驴假太子声威,不服拒捕,当场挥剑斩伤府内侍卫多人,自己亦为其所伤,若非闪躲及时,性命早已不保,至此乃激怒府内侍卫,合力将之擒获,该指挥怒发如狂,解押中自行投河丧生云云! 皇帝将信又疑,乃将高煦暂禁宫廷,次晨传太子问话,所得各异,因降雷霆,意欲拿高煦问罪,不意太子念诸手足之情,反向父皇求情,朝臣多人亦为之缓颊,力陈汉王有功,这样汉王只在&ldquo西华门&rdquo的锦衣卫软禁了几天便又回来了。
其实在锦衣卫的两天软禁期间,他也一点罪都没有受,纪纲把他的&ldquo指挥使&rdquo的专用睡房让给了他,打发了两个漂亮的小丫鬟服侍他,就这么泡了两天,他老人家又舒舒服服返回了坐落在城西的&ldquo汉王别府&rdquo。
虽说是雨过天晴了,他的心情可并不舒坦。
最让他耿耿于怀的,还是太子保他无恙的这件事,想起来可就有些邪门儿。
秋月如轮,洒下来的月光,像是着了一层霜般的鲜明、冷艳。
朱高煦来回地在廊子里走了一圈,定下脚步来,只觉得心里郁积着难以排遣的烦闷。
人可是真势利,行情刚一看跌,来串门子走近的人马上就少了,以至于这会子高煦想找个人谈谈心,打听一下最新的朝中消息都不可能。
如此他怒火中烧,却也忧心如焚。
虽说是一天风雨,看似已经平息,但是皇帝是否已经完全对自己释怀,仍然是大有疑问。
再者太子目前的动向,也是他所深深关心的,偏偏就是没一个人上门来给他倾心细谈。
在他眼里,锦衣卫的指挥使纪纲,总算对自己还够意思,&ldquo西华门&rdquo软禁期间,他是早晚两次问安,嘘寒问暖,要什么有什么。
现在回到家里来,想见他的时候,他反倒不来了。
偌大的府第,因为主人的一时之难,却像是笼罩了一天的愁云惨雾,当然情况并不似如此严重,汉王高煦尤其自信,他与父皇之间的特殊感情,无论如何是外人所难以想象的。
折回来坐下,重重地叹息了一声,马管事打廊子里走过来,身后面跟着个手托银盘的内侍当差。
&ldquo王爷!您大半天没吃东西了,厨房给预备下了些点心。
&rdquo 高煦看了他一眼没吭气儿,马管事随即挥挥手,小太监就把手里的托盘放下来,一盘包子,一小碟酱菜、一罐燕窝精米香粥。
马管事亲自盛上一碗,侍候着高煦坐下,一面比手笑道:&ldquo包子是霉干冬笋猪肉馅儿,是赵宫人自己动手孝敬您的。
&rdquo &ldquo赵宫人?&rdquo &ldquo是春贵妃那边的赵宫人。
&rdquo 敢情王府里有两个赵宫人,一个早已是&ldquo老嬷嬷&rdquo了,这个赵宫人,便是陪侍春若水嫁过来的那个&ldquo冰儿&rdquo。
水涨船高,春若水既已封了&ldquo贵妃&rdquo,她也就成了&ldquo宫人&rdquo,一提起了她,高煦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所深深宠爱的春贵妃来了。
敢情是这几天自顾不暇,仿佛很久没有见着她了,忽然想起来,心里真有一种冲动,这就打算到她所下榻的&ldquo春华轩&rdquo走走。
一口气吃了四个包子,喝了两碗粥,刚自站起,即见一名内侍由花径间匆匆走来,老远站住,跪下请安道:&ldquo郑将军求见王爷!&rdquo 高煦啊了一声,道:&ldquo有请!&rdquo 一时心里十分受用,据他所知前几天自己被软禁的时候,为自己奔走最力、游说最勤、乞求皇帝赦免自己无罪的,便是这个郑亨。
北征回来,郑亨因功已晋升为&ldquo右军都督府&rdquo的&ldquo都督同知&rdquo,也算是一品的官阶了,位大权高,他却为了手下各卫的整编部署,不能立刻赴任,还得在京师有些子耽搁。
为了示宠收心,也为了实践昔日诺言,高煦真的把季贵人赏给了郑亨。
那不过是十天以前的事&hellip&hellip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季贵了吃了晚饭,在灯下独自绣花,一会儿的工夫,她就困了,竟然来不及更衣,便自倒在床上睡着了。
她这一睡,可就决定了她下一步的命运,醒来时当已物异人非,另一个世界了。
&ldquo西华门&rdquo幽禁期内,郑亨之所以奔走最力,说不定就与此有关,高煦巴不得早点见着他,看看他新承美人的得意神色,听听他&ldquo爱&rdquo的呢喃。
季贵人原已是他忘记的人了,不知怎么回事,一想到送给了人家,成了人家的新宠,心里竟然有些依依难舍,怪别扭的。
然而,果真因此能使得&ldquo武安侯&rdquo郑亨归心,成为心腹,却是值得的。
缓缓端起了黄龙细瓷盖碗,呷了一口热茶,含着淡淡的笑,打量着大步而前、渐渐接近的郑亨。
两名王府内侍左右掌灯,这个新近拜受右军都督府的&ldquo都督同知&rdquo郑亨将军已来到了近前。
双方约莫着距离十几步光景,郑亨站住了脚,&ldquo王爷万安,卑职请安来迟了。
&rdquo一面说,照朝廷规矩行了大礼。
高煦&ldquo哎&rdquo了一声,赶上前搀住他,唤着他的号:&ldquo达荣,咱们是自己人了,常相见面,用不着来这个,快坐下,坐坐!&rdquo 郑亨行了个半礼,也就无可无不可地停住了,一时只望着汉王作笑,却是含蓄着苦涩尴尬的意味。
&ldquo夜凉了,王爷不怕冻着了身子?还是保重一点的好&hellip&hellip&rdquo打量着这片露台,郑亨迟迟未曾落座。
汉王立刻明白,一笑道:&ldquo是有些凉了,来,咱们里面聊聊去。
&rdquo 进了暖阁花厅,献茶入座,高煦挥挥手,打发了几个内侍从人,才自含笑道:&ldquo这两天为我的事,让你受累了,也是我一时大意,才自会出了这么个小纰漏,不过,听说圣上那边气倒是消了,这就好办,下一步该看咱们的了。
&rdquo &ldquo是&hellip&hellip王爷&hellip&hellip&rdquo 嘴里一个劲儿地说着&ldquo是&rdquo,点着头,皮笑肉不笑的那副样子,显示着他内心并不快意,颇似&ldquo心事重重&rdquo的模样。
高煦立刻就觉察出来了,&ldquo你怎么啦?身上不舒服?&rdquo &ldquo不不&hellip&hellip&rdquo郑亨连连摇着头。
欲盖弥彰,脸上越加地显着不自在,终于在高煦犀利的目光之下,败下阵来。
&ldquo唉,&rdquo他摇了一下头,看着正面的王爷,苦笑道:&ldquo王爷赏赐的那个季贵人&hellip&hellip&rdquo 这个郑亨平日说话最称干脆,不知怎么回事,这一次却显得这么不利落,温温吞吞,半天连一句整话都说不清楚。
高煦看在眼里,好不纳闷,&ldquo季贵人她怎么了?&rdquo &ldquo王爷&hellip&hellip卑职福浅&hellip&hellip难望美人的青睐&hellip&hellip辜负了王爷一番美意&hellip&hellip&rdquo一面说,他随自位上站起,脸上的那份子不自在,尤其昭然。
高煦见状由不住吃了一惊,紧接着,他立刻堆下了笑脸:&ldquo这是什么话!我明白了,哈哈&hellip&hellip&rdquo仰头大笑了几声,高煦朗声说道:&ldquo我看你上阵杀敌,是把好手,对女人的一套,却还差得远,怎么回事?银雁她不听话,还想着回来是不是?&rdquo &ldquo唉&hellip&hellip王爷&hellip&hellip&rdquo重重叹了口气,郑亨自挽起的袖管里拿出了一柬信函,上前一步,双手呈上:&ldquo这是季贵人留给王爷的绝笔,卑职不敢私藏,王爷请过目一阅就知道了。
&rdquo 一听是季贵人的&ldquo绝笔&rdquo留书,汉王高煦脸上的笑靥,顿时为之消失,呆了一呆,缓缓伸手把一束素笺接了过来。
&ldquo字呈王爷银雁绝笔&rdquo 几个梅花小体,写得甚是清秀。
早先高煦多次见她习字,一眼即可看出是出自季贵人的手笔。
高煦的神色变了,勿勿抽出了里面的信函。
敢情里面还夹带有别样物件。
随着他抽出的函件,一束黑细的秀发,自信封里簌簌落下。
高煦一把捏在手里,心里已意识到不祥,看了郑亨一眼,却迟迟不展阅。
&ldquo王爷,这季贵人真是个节烈妇人,王爷你错看她了&hellip&hellip&rdquo郑亨说着叹息一声,便自垂下头来。
高煦一霎间颇似神驰,不觉黯然地缓缓坐下,看了一下手上的头发,把它放在茶几上,随即展开了银雁的一纸绝命留书。
&ldquo王爷:银雁命薄,今生无福再服侍您了。
也许您早就知道我爱您&mdash&mdash王爷!可是你却永远也想不到,我爱您有多么深?为什么王爷您要把我狠心地送给别人?如此,在我面前,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唉!现在我是多么痴心地想念着您,要是能再看您一眼,该有多好? 王爷!还记得吧,过去您常常抚摸我的头发,夸说好看,现在我剪上来送给您,见发思人,能有王爷您的一个微笑,银雁死也知足了。
王爷保重小妾银雁绝笔&rdquo &ldquo哼哼&hellip&hellip&rdquo高煦用力地攒握着手里的这纸遗书,脸色很不好看,&ldquo她真的死了?&rdquo 郑亨黯然地点了一下头:&ldquo上吊死的&hellip&hellip晚了一步没有救活!&rdquo一面说,摇摇头叹了口气,&ldquo士可杀而不可辱,想不到王爷身前一个小妾,竟有这等气节,真正令人敬佩了&hellip&hellip&rdquo 说着,他又自发出了沉重叹息,大有&ldquo如此佳人&rdquo,偏偏自己&ldquo不堪承受&rdquo的遗憾与悲哀。
&ldquo这是她的命薄!&rdquo高煦冷冷说道:&ldquo没有福气服侍你郑大人,人死不能复生,也就算了吧,我府内美丽佳人多得是,过两天我物色个好的,再给你送过去。
&rdquo &ldquo不不不&hellip&hellip王爷!&rdquo郑亨一脸惶恐地站起来,连连摇着手:&ldquo王爷身边俱是节烈美眷,卑职实无德能消受,千万不可,千万不可。
&rdquo 高煦微笑了一下,没有再说什么,心里这一霎,尽是季贵人的影子,显然是她的死,给了他很大的感伤,他却偏偏故意不予重视,提也不再提她一句,当下故意找了些闲话,与郑亨谈了一阵。
俟到郑亨谈起太子与朝中近况,才自吸引了高煦的注意。
&ldquo太子这一次代王爷求情,很得好评,据说很多外官都向皇上有专折,对太子歌颂备至,推力仁孝兼具!&rdquo郑亨顿了一顿,接下去道:&ldquo因此朝中多有揣测,说是前此收押那几个太子身边的人,都将为皇上下旨开释,却不知真也不真。
&rdquo 高煦原先还忍住不发,一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哼了一声,气忿地道:&ldquo这就是他机智狡猾的地方了,他的这点鬼心思,瞒得过别人,却是瞒不了我。
哼!别看他现在神气活现的,早晚我非给他戳破,叫他原形毕露不可。
&rdquo 郑亨&ldquo嗯&rdquo了一声,唯唯地附和了几句,却也只是些无关痛痒的话。
原来这一次高煦的&ldquo西华门&rdquo幽禁,虽不过只是几天,形同儿戏,却已为一般&ldquo太子派&rdquo的人物,绘影绘形地在朝中加以渲染,一夕之间,使得汉王威望为之大跌。
很多原先举棋不定,打算支持汉王高煦的实力人物,也都不自觉地倒向了太子的一面。
郑亨虽然对汉王一向忠贞,当此大势之下,一双眼睛却也睁得极大,随时留意着事态的发展,此时此刻,容或对汉王仍有效忠之心,却不便对太子有所攻讦了。
高煦愈说愈气,忍不住把太子的&ldquo假仁假义&rdquo大大数落一番,郑亨却只是唯唯称是,不置一字褒贬,神情较之昔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看在高煦眼里大大不是滋味。
自然,这个郑亨已算是好的了,别的人甚至于有的连门也不敢上了。
高煦独个儿骂东骂西,发泄了一阵,见郑亨并不答话,心里甚是不乐,再触念到季贵人的殉情身死,内心越是意兴索然。
如此勉强地又支持了些时候,他就有了倦态,打了个哈欠,不自觉地端起了面前的茶碗。
郑亨见状巴不得赶忙站起,请安告退。
高煦礼貌地送他到花厅门外,早有马管事备下的两个当差,打着王府的大字灯笼恭送客人出门。
高煦一声不吭地回到了花厅,却是一言不发地坐下,头靠着椅背只是默默神驰。
马管事小心翼翼地趋前道:&ldquo夜深了,王爷也该歇着了。
&rdquo说了这句话,便自退向一边,恭谨地听候差遣。
季贵人上吊自杀的消息,方才已由郑侯爷身边的跟班儿嘴里透露出来。
这种消息最是散播得快,瞬息之间,王府的一干下人,已是尽人皆知。
马管事当然也知道了,他服侍高煦有年,深深知道主子的脾气,眼前见他形容憔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便自有了警惕,一个应对不好,便是暴风雨来临时候,是以特别在一旁陪着小心。
高煦一声也不吭地睁着两只眼,眼神儿凝视着茶几上季贵人的一束秀发。
缓缓地伸出手拿过来,看着看着,季贵人的昔日芳容,不期然地便浮现眼前。
犹记得当日两相燕好之时,她曾说过一旦离府,便自殉情的痴情壮语,想不到今天竟自真的实现。
小小女子,竟然有此壮烈胆魄,不能不令人由衷敬佩,相形之下,自己竟成了负心之人,这情债今生今世,是无能偿还的了。
&ldquo拿酒来!&rdquo &ldquo是。
&rdquo马管事高应一声,回身入内,须臾回来,呈上美酒银盏。
高煦接过来自斟自饮,一霎间连尽三盏,&ldquo当啷&rdquo一声,摔开了杯盏,站起来说:&ldquo看灯!&rdquo两名内侍早侍候好了。
马管事亲手把一袭&ldquo二龙戏珠&rdquo的杏黄色缎质披风,为他披上,拉开风门来到了通向内宅的长廊,接着说道:&ldquo王爷这是去&hellip&hellip&rdquo &ldquo春华轩。
&rdquo &ldquo春华轩&rdquo是春贵妃如今下榻的所在。
时近午夜,主人怕早已睡了,偌大的宅院,看过去静悄悄,连点人声也听不见。
莹火虫时明时暗,秋虫的&ldquo咋咋&rdquo鸣翅,更给人几许凄凉意味。
一溜高插的&ldquo万年如意&rdquo桶状长灯,蜿蜒伸展进去,使得这院子看来更具幽森。
秋月如霜,秋风冷冽,早几天尚自酷热当头,转瞬间已是秋意盎然,染目所及,竟已是秋色满园。
也许是王驾来临过于突然,主人竟不及出迎,只&ldquo春倌&rdquo、&ldquo荷倌&rdquo两个女侍张皇出来,还没有穿戴整齐,便自慌不迭地跪下请安。
高煦定下脚步,打量着他们两个说:&ldquo娘娘睡了么?&rdquo &ldquo睡了。
&rdquo春倌一面说,一面待将站起:&ldquo奴婢这就去知会一声。
&rdquo &ldquo用不着了!&rdquo高煦微微笑道:&ldquo你们都下去,我自个儿进去吧!&rdquo 各人应了一声,请安告退,春倌、荷倌两个女侍,人手一个&ldquo绣球灯&rdquo左右傍着他,高煦随自移步,缓缓向院中走了进来。
些微地有了一点酒意,被凉风一吹,醺醺然好不快意,至此,他已不再为着&ldquo季贵人&rdquo 的殉难而伤感,自身的一些烦恼,也都一古脑地抛却九霄云外。
荷倌赶上前,掀开了珠帘,高煦即迈步进入。
&ldquo没你们什么事,都下去歇着去吧。
&rdquo 两个女侍答应一声,叩安后悄悄退下。
却不敢真地离开,退在边上的一间&ldquo耳房&rdquo等候着差遣。
高煦一个人定了定神,打量着里面的宅院,静悄悄地了无人声,不觉怔了一怔,思忖道:&ldquo看来她真个睡了,我此来实是过于莽撞了,再想,春若水素日对己&ldquo冷若冰霜&rdquo的神情,便自有些气馁。
说来也是奇怪,以自己性情,何曾将就过谁来?偏偏就是对于这个春若水心存姑息,狠不下心来,以至于一开始就&ldquo乾&rdquo纲不振,以后更是处处屈居下风。
满以为&ldquo烈女怕缠郎&rdquo,只要功夫到家,不愁佳人不投怀送抱,偏偏这一位竟是&ldquo吃了秤砣,铁了心&rdquo,一任你千方百计,她却有一定之规。
固然,一些事态的显现,佳人未始没有回心转意的倾向,只是太慢了。
今夜高煦情绪高亢,炽情如火,有一腔惆怅情怀,正需要善体人意的热情姑娘,用无限的柔情蜜意,与以熨帖&hellip&hellip可悲的是,自己所属意的人儿,偏偏是春贵妃&mdash&mdash最难说话的那个&ldquo春小太岁&rdquo。
由于高煦的驾临,春华轩已是灯光亮起。
通过了一道彩碧油廊,才是春贵妃下榻的锦阁。
朱高煦一径地走了进来,来到了若水锦阁当前,只见阁门紧闭,试着推了一下,里面是闩着的,不用说春若水早已睡了
绘影绘形的传说,总是带有离奇的色彩,这一次风声如此之大、人人乐道的原因,是因为汉王朱高煦也被卷了进去。
传说是汉王高煦因见宠皇上,十分跋扈,北征返回后,纵令手下乱兵在京师为恶,徐野驴职责所在,出来交涉。
徐因奉有太子之命,乃将为首劫掠的乱兵七人就地正法,枭首示众,乃招致高煦怀恨,借故将徐野驴传至府邸,喝令众侍卫以&ldquo铁爪&rdquo当场将徐击毙。
事闻皇帝,勃然大怒,将高煦下狱,他的&ldquo汉王&rdquo爵位亦被削夺,如今已被降为&ldquo庶民&rdquo,可谓之灾情惨重了。
真实的情况,又为之如何? 原来当日事发,高煦极是从容,当即进宫面谒皇上,诉说一切,他道&ldquo天汉卫&rdquo虽是自己私募亲兵,却都是有功朝廷、久历沙场的勇士,徐野驴因一点细故将他们任意逮捕,已是不该,更不该听令太子,将其中七人斩首示众,如此一来,为朝廷建有大功的&ldquo天策&rdquo&ldquo天威&rdquo各卫,人人自危,颇有怨愤。
自己奉父皇命,统帅三卫,不得不出面安抚,乃传徐野驴过府问话,不意该指挥挟太子声势,出言狂妄,诸多非礼,非但不听劝诲,更出示太子手令,扬言将继续捕获自己手下各人。
至此忍无可忍,意欲将其拿下,禀明父皇,再行处理,不意徐野驴假太子声威,不服拒捕,当场挥剑斩伤府内侍卫多人,自己亦为其所伤,若非闪躲及时,性命早已不保,至此乃激怒府内侍卫,合力将之擒获,该指挥怒发如狂,解押中自行投河丧生云云! 皇帝将信又疑,乃将高煦暂禁宫廷,次晨传太子问话,所得各异,因降雷霆,意欲拿高煦问罪,不意太子念诸手足之情,反向父皇求情,朝臣多人亦为之缓颊,力陈汉王有功,这样汉王只在&ldquo西华门&rdquo的锦衣卫软禁了几天便又回来了。
其实在锦衣卫的两天软禁期间,他也一点罪都没有受,纪纲把他的&ldquo指挥使&rdquo的专用睡房让给了他,打发了两个漂亮的小丫鬟服侍他,就这么泡了两天,他老人家又舒舒服服返回了坐落在城西的&ldquo汉王别府&rdquo。
虽说是雨过天晴了,他的心情可并不舒坦。
最让他耿耿于怀的,还是太子保他无恙的这件事,想起来可就有些邪门儿。
秋月如轮,洒下来的月光,像是着了一层霜般的鲜明、冷艳。
朱高煦来回地在廊子里走了一圈,定下脚步来,只觉得心里郁积着难以排遣的烦闷。
人可是真势利,行情刚一看跌,来串门子走近的人马上就少了,以至于这会子高煦想找个人谈谈心,打听一下最新的朝中消息都不可能。
如此他怒火中烧,却也忧心如焚。
虽说是一天风雨,看似已经平息,但是皇帝是否已经完全对自己释怀,仍然是大有疑问。
再者太子目前的动向,也是他所深深关心的,偏偏就是没一个人上门来给他倾心细谈。
在他眼里,锦衣卫的指挥使纪纲,总算对自己还够意思,&ldquo西华门&rdquo软禁期间,他是早晚两次问安,嘘寒问暖,要什么有什么。
现在回到家里来,想见他的时候,他反倒不来了。
偌大的府第,因为主人的一时之难,却像是笼罩了一天的愁云惨雾,当然情况并不似如此严重,汉王高煦尤其自信,他与父皇之间的特殊感情,无论如何是外人所难以想象的。
折回来坐下,重重地叹息了一声,马管事打廊子里走过来,身后面跟着个手托银盘的内侍当差。
&ldquo王爷!您大半天没吃东西了,厨房给预备下了些点心。
&rdquo 高煦看了他一眼没吭气儿,马管事随即挥挥手,小太监就把手里的托盘放下来,一盘包子,一小碟酱菜、一罐燕窝精米香粥。
马管事亲自盛上一碗,侍候着高煦坐下,一面比手笑道:&ldquo包子是霉干冬笋猪肉馅儿,是赵宫人自己动手孝敬您的。
&rdquo &ldquo赵宫人?&rdquo &ldquo是春贵妃那边的赵宫人。
&rdquo 敢情王府里有两个赵宫人,一个早已是&ldquo老嬷嬷&rdquo了,这个赵宫人,便是陪侍春若水嫁过来的那个&ldquo冰儿&rdquo。
水涨船高,春若水既已封了&ldquo贵妃&rdquo,她也就成了&ldquo宫人&rdquo,一提起了她,高煦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所深深宠爱的春贵妃来了。
敢情是这几天自顾不暇,仿佛很久没有见着她了,忽然想起来,心里真有一种冲动,这就打算到她所下榻的&ldquo春华轩&rdquo走走。
一口气吃了四个包子,喝了两碗粥,刚自站起,即见一名内侍由花径间匆匆走来,老远站住,跪下请安道:&ldquo郑将军求见王爷!&rdquo 高煦啊了一声,道:&ldquo有请!&rdquo 一时心里十分受用,据他所知前几天自己被软禁的时候,为自己奔走最力、游说最勤、乞求皇帝赦免自己无罪的,便是这个郑亨。
北征回来,郑亨因功已晋升为&ldquo右军都督府&rdquo的&ldquo都督同知&rdquo,也算是一品的官阶了,位大权高,他却为了手下各卫的整编部署,不能立刻赴任,还得在京师有些子耽搁。
为了示宠收心,也为了实践昔日诺言,高煦真的把季贵人赏给了郑亨。
那不过是十天以前的事&hellip&hellip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季贵了吃了晚饭,在灯下独自绣花,一会儿的工夫,她就困了,竟然来不及更衣,便自倒在床上睡着了。
她这一睡,可就决定了她下一步的命运,醒来时当已物异人非,另一个世界了。
&ldquo西华门&rdquo幽禁期内,郑亨之所以奔走最力,说不定就与此有关,高煦巴不得早点见着他,看看他新承美人的得意神色,听听他&ldquo爱&rdquo的呢喃。
季贵人原已是他忘记的人了,不知怎么回事,一想到送给了人家,成了人家的新宠,心里竟然有些依依难舍,怪别扭的。
然而,果真因此能使得&ldquo武安侯&rdquo郑亨归心,成为心腹,却是值得的。
缓缓端起了黄龙细瓷盖碗,呷了一口热茶,含着淡淡的笑,打量着大步而前、渐渐接近的郑亨。
两名王府内侍左右掌灯,这个新近拜受右军都督府的&ldquo都督同知&rdquo郑亨将军已来到了近前。
双方约莫着距离十几步光景,郑亨站住了脚,&ldquo王爷万安,卑职请安来迟了。
&rdquo一面说,照朝廷规矩行了大礼。
高煦&ldquo哎&rdquo了一声,赶上前搀住他,唤着他的号:&ldquo达荣,咱们是自己人了,常相见面,用不着来这个,快坐下,坐坐!&rdquo 郑亨行了个半礼,也就无可无不可地停住了,一时只望着汉王作笑,却是含蓄着苦涩尴尬的意味。
&ldquo夜凉了,王爷不怕冻着了身子?还是保重一点的好&hellip&hellip&rdquo打量着这片露台,郑亨迟迟未曾落座。
汉王立刻明白,一笑道:&ldquo是有些凉了,来,咱们里面聊聊去。
&rdquo 进了暖阁花厅,献茶入座,高煦挥挥手,打发了几个内侍从人,才自含笑道:&ldquo这两天为我的事,让你受累了,也是我一时大意,才自会出了这么个小纰漏,不过,听说圣上那边气倒是消了,这就好办,下一步该看咱们的了。
&rdquo &ldquo是&hellip&hellip王爷&hellip&hellip&rdquo 嘴里一个劲儿地说着&ldquo是&rdquo,点着头,皮笑肉不笑的那副样子,显示着他内心并不快意,颇似&ldquo心事重重&rdquo的模样。
高煦立刻就觉察出来了,&ldquo你怎么啦?身上不舒服?&rdquo &ldquo不不&hellip&hellip&rdquo郑亨连连摇着头。
欲盖弥彰,脸上越加地显着不自在,终于在高煦犀利的目光之下,败下阵来。
&ldquo唉,&rdquo他摇了一下头,看着正面的王爷,苦笑道:&ldquo王爷赏赐的那个季贵人&hellip&hellip&rdquo 这个郑亨平日说话最称干脆,不知怎么回事,这一次却显得这么不利落,温温吞吞,半天连一句整话都说不清楚。
高煦看在眼里,好不纳闷,&ldquo季贵人她怎么了?&rdquo &ldquo王爷&hellip&hellip卑职福浅&hellip&hellip难望美人的青睐&hellip&hellip辜负了王爷一番美意&hellip&hellip&rdquo一面说,他随自位上站起,脸上的那份子不自在,尤其昭然。
高煦见状由不住吃了一惊,紧接着,他立刻堆下了笑脸:&ldquo这是什么话!我明白了,哈哈&hellip&hellip&rdquo仰头大笑了几声,高煦朗声说道:&ldquo我看你上阵杀敌,是把好手,对女人的一套,却还差得远,怎么回事?银雁她不听话,还想着回来是不是?&rdquo &ldquo唉&hellip&hellip王爷&hellip&hellip&rdquo重重叹了口气,郑亨自挽起的袖管里拿出了一柬信函,上前一步,双手呈上:&ldquo这是季贵人留给王爷的绝笔,卑职不敢私藏,王爷请过目一阅就知道了。
&rdquo 一听是季贵人的&ldquo绝笔&rdquo留书,汉王高煦脸上的笑靥,顿时为之消失,呆了一呆,缓缓伸手把一束素笺接了过来。
&ldquo字呈王爷银雁绝笔&rdquo 几个梅花小体,写得甚是清秀。
早先高煦多次见她习字,一眼即可看出是出自季贵人的手笔。
高煦的神色变了,勿勿抽出了里面的信函。
敢情里面还夹带有别样物件。
随着他抽出的函件,一束黑细的秀发,自信封里簌簌落下。
高煦一把捏在手里,心里已意识到不祥,看了郑亨一眼,却迟迟不展阅。
&ldquo王爷,这季贵人真是个节烈妇人,王爷你错看她了&hellip&hellip&rdquo郑亨说着叹息一声,便自垂下头来。
高煦一霎间颇似神驰,不觉黯然地缓缓坐下,看了一下手上的头发,把它放在茶几上,随即展开了银雁的一纸绝命留书。
&ldquo王爷:银雁命薄,今生无福再服侍您了。
也许您早就知道我爱您&mdash&mdash王爷!可是你却永远也想不到,我爱您有多么深?为什么王爷您要把我狠心地送给别人?如此,在我面前,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唉!现在我是多么痴心地想念着您,要是能再看您一眼,该有多好? 王爷!还记得吧,过去您常常抚摸我的头发,夸说好看,现在我剪上来送给您,见发思人,能有王爷您的一个微笑,银雁死也知足了。
王爷保重小妾银雁绝笔&rdquo &ldquo哼哼&hellip&hellip&rdquo高煦用力地攒握着手里的这纸遗书,脸色很不好看,&ldquo她真的死了?&rdquo 郑亨黯然地点了一下头:&ldquo上吊死的&hellip&hellip晚了一步没有救活!&rdquo一面说,摇摇头叹了口气,&ldquo士可杀而不可辱,想不到王爷身前一个小妾,竟有这等气节,真正令人敬佩了&hellip&hellip&rdquo 说着,他又自发出了沉重叹息,大有&ldquo如此佳人&rdquo,偏偏自己&ldquo不堪承受&rdquo的遗憾与悲哀。
&ldquo这是她的命薄!&rdquo高煦冷冷说道:&ldquo没有福气服侍你郑大人,人死不能复生,也就算了吧,我府内美丽佳人多得是,过两天我物色个好的,再给你送过去。
&rdquo &ldquo不不不&hellip&hellip王爷!&rdquo郑亨一脸惶恐地站起来,连连摇着手:&ldquo王爷身边俱是节烈美眷,卑职实无德能消受,千万不可,千万不可。
&rdquo 高煦微笑了一下,没有再说什么,心里这一霎,尽是季贵人的影子,显然是她的死,给了他很大的感伤,他却偏偏故意不予重视,提也不再提她一句,当下故意找了些闲话,与郑亨谈了一阵。
俟到郑亨谈起太子与朝中近况,才自吸引了高煦的注意。
&ldquo太子这一次代王爷求情,很得好评,据说很多外官都向皇上有专折,对太子歌颂备至,推力仁孝兼具!&rdquo郑亨顿了一顿,接下去道:&ldquo因此朝中多有揣测,说是前此收押那几个太子身边的人,都将为皇上下旨开释,却不知真也不真。
&rdquo 高煦原先还忍住不发,一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哼了一声,气忿地道:&ldquo这就是他机智狡猾的地方了,他的这点鬼心思,瞒得过别人,却是瞒不了我。
哼!别看他现在神气活现的,早晚我非给他戳破,叫他原形毕露不可。
&rdquo 郑亨&ldquo嗯&rdquo了一声,唯唯地附和了几句,却也只是些无关痛痒的话。
原来这一次高煦的&ldquo西华门&rdquo幽禁,虽不过只是几天,形同儿戏,却已为一般&ldquo太子派&rdquo的人物,绘影绘形地在朝中加以渲染,一夕之间,使得汉王威望为之大跌。
很多原先举棋不定,打算支持汉王高煦的实力人物,也都不自觉地倒向了太子的一面。
郑亨虽然对汉王一向忠贞,当此大势之下,一双眼睛却也睁得极大,随时留意着事态的发展,此时此刻,容或对汉王仍有效忠之心,却不便对太子有所攻讦了。
高煦愈说愈气,忍不住把太子的&ldquo假仁假义&rdquo大大数落一番,郑亨却只是唯唯称是,不置一字褒贬,神情较之昔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看在高煦眼里大大不是滋味。
自然,这个郑亨已算是好的了,别的人甚至于有的连门也不敢上了。
高煦独个儿骂东骂西,发泄了一阵,见郑亨并不答话,心里甚是不乐,再触念到季贵人的殉情身死,内心越是意兴索然。
如此勉强地又支持了些时候,他就有了倦态,打了个哈欠,不自觉地端起了面前的茶碗。
郑亨见状巴不得赶忙站起,请安告退。
高煦礼貌地送他到花厅门外,早有马管事备下的两个当差,打着王府的大字灯笼恭送客人出门。
高煦一声不吭地回到了花厅,却是一言不发地坐下,头靠着椅背只是默默神驰。
马管事小心翼翼地趋前道:&ldquo夜深了,王爷也该歇着了。
&rdquo说了这句话,便自退向一边,恭谨地听候差遣。
季贵人上吊自杀的消息,方才已由郑侯爷身边的跟班儿嘴里透露出来。
这种消息最是散播得快,瞬息之间,王府的一干下人,已是尽人皆知。
马管事当然也知道了,他服侍高煦有年,深深知道主子的脾气,眼前见他形容憔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便自有了警惕,一个应对不好,便是暴风雨来临时候,是以特别在一旁陪着小心。
高煦一声也不吭地睁着两只眼,眼神儿凝视着茶几上季贵人的一束秀发。
缓缓地伸出手拿过来,看着看着,季贵人的昔日芳容,不期然地便浮现眼前。
犹记得当日两相燕好之时,她曾说过一旦离府,便自殉情的痴情壮语,想不到今天竟自真的实现。
小小女子,竟然有此壮烈胆魄,不能不令人由衷敬佩,相形之下,自己竟成了负心之人,这情债今生今世,是无能偿还的了。
&ldquo拿酒来!&rdquo &ldquo是。
&rdquo马管事高应一声,回身入内,须臾回来,呈上美酒银盏。
高煦接过来自斟自饮,一霎间连尽三盏,&ldquo当啷&rdquo一声,摔开了杯盏,站起来说:&ldquo看灯!&rdquo两名内侍早侍候好了。
马管事亲手把一袭&ldquo二龙戏珠&rdquo的杏黄色缎质披风,为他披上,拉开风门来到了通向内宅的长廊,接着说道:&ldquo王爷这是去&hellip&hellip&rdquo &ldquo春华轩。
&rdquo &ldquo春华轩&rdquo是春贵妃如今下榻的所在。
时近午夜,主人怕早已睡了,偌大的宅院,看过去静悄悄,连点人声也听不见。
莹火虫时明时暗,秋虫的&ldquo咋咋&rdquo鸣翅,更给人几许凄凉意味。
一溜高插的&ldquo万年如意&rdquo桶状长灯,蜿蜒伸展进去,使得这院子看来更具幽森。
秋月如霜,秋风冷冽,早几天尚自酷热当头,转瞬间已是秋意盎然,染目所及,竟已是秋色满园。
也许是王驾来临过于突然,主人竟不及出迎,只&ldquo春倌&rdquo、&ldquo荷倌&rdquo两个女侍张皇出来,还没有穿戴整齐,便自慌不迭地跪下请安。
高煦定下脚步,打量着他们两个说:&ldquo娘娘睡了么?&rdquo &ldquo睡了。
&rdquo春倌一面说,一面待将站起:&ldquo奴婢这就去知会一声。
&rdquo &ldquo用不着了!&rdquo高煦微微笑道:&ldquo你们都下去,我自个儿进去吧!&rdquo 各人应了一声,请安告退,春倌、荷倌两个女侍,人手一个&ldquo绣球灯&rdquo左右傍着他,高煦随自移步,缓缓向院中走了进来。
些微地有了一点酒意,被凉风一吹,醺醺然好不快意,至此,他已不再为着&ldquo季贵人&rdquo 的殉难而伤感,自身的一些烦恼,也都一古脑地抛却九霄云外。
荷倌赶上前,掀开了珠帘,高煦即迈步进入。
&ldquo没你们什么事,都下去歇着去吧。
&rdquo 两个女侍答应一声,叩安后悄悄退下。
却不敢真地离开,退在边上的一间&ldquo耳房&rdquo等候着差遣。
高煦一个人定了定神,打量着里面的宅院,静悄悄地了无人声,不觉怔了一怔,思忖道:&ldquo看来她真个睡了,我此来实是过于莽撞了,再想,春若水素日对己&ldquo冷若冰霜&rdquo的神情,便自有些气馁。
说来也是奇怪,以自己性情,何曾将就过谁来?偏偏就是对于这个春若水心存姑息,狠不下心来,以至于一开始就&ldquo乾&rdquo纲不振,以后更是处处屈居下风。
满以为&ldquo烈女怕缠郎&rdquo,只要功夫到家,不愁佳人不投怀送抱,偏偏这一位竟是&ldquo吃了秤砣,铁了心&rdquo,一任你千方百计,她却有一定之规。
固然,一些事态的显现,佳人未始没有回心转意的倾向,只是太慢了。
今夜高煦情绪高亢,炽情如火,有一腔惆怅情怀,正需要善体人意的热情姑娘,用无限的柔情蜜意,与以熨帖&hellip&hellip可悲的是,自己所属意的人儿,偏偏是春贵妃&mdash&mdash最难说话的那个&ldquo春小太岁&rdquo。
由于高煦的驾临,春华轩已是灯光亮起。
通过了一道彩碧油廊,才是春贵妃下榻的锦阁。
朱高煦一径地走了进来,来到了若水锦阁当前,只见阁门紧闭,试着推了一下,里面是闩着的,不用说春若水早已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