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乡下人进城

关灯
老羊皮袍子怎么背得上身?再说,你师伯夸口说练成了‘连城剑法’,我就是不信,非得亲眼去瞧瞧不可。

    乖孩子,快放开了手。

    ” “大黄,人家要宰你,你就用角撞他,自己逃回来,不!人家会追来的,你逃得远远的,逃到山里……” 半个月之后,戚长发带同徒儿狄云、女儿戚芳,来到了荆州。

    三人都穿了新衣,初来大城,土头土脑,都有点儿心虚胆怯,手足无措。

    打听“五云手”万震山的住处。

    途人说道:“万老英雄的家还用问?那边最大的屋子便是了。

    ” 狄云和戚芳一走到万家大宅之前,瞧见那高墙朱门、挂灯结彩的气派,心中都是暗自嘀咕。

    戚芳紧紧拉住了父亲的衣袖。

    戚长发正待向门公询问,忽见卜垣从门里出来,心中一喜,叫道:“卜贤侄,我来啦。

    ” 卜垣忙迎将出来,喜道:“戚师叔到了。

    狄师弟好,师妹好。

    师父正牵记着师叔呢。

    这几天老是说:‘戚师弟怎么还不到?’请罢!” 戚长发等三人走进大门,鼓乐手吹起迎宾的乐曲。

    唢呐突响,狄云吃了一惊。

     大厅上一个身形魁梧的老者正在和众宾客周旋。

    戚长发叫道:“大师哥,我来啦!”那老者一怔,似乎认不出他,呆了一呆,这才满脸笑容的抢将出来,呵呵笑道:“老三,你可老得很了,我几乎不认得你啦!” 师兄弟正要拉手叙旧,忽然鼻中闻到一股奇臭,接着听得一个破锣似的声音喝道:“万震山,你十年前欠了我一文钱,今日该还了罢?”戚长发一转头,只见厅口一人提起一只木桶,双手一扬,满桶粪水,疾向他和万震山二人泼将过来。

     戚长发眼见女儿和徒弟站在身后,自己若是侧身闪避,这一桶粪水势须兜头泼在女儿身上,他应变奇速,双手抓住长袍,运动一崩,拍拍拍拍一阵迅速轻响,扣子崩断,左手抓住衣襟向外一崩,长袍已然离身,内劲贯处,一件长袍便如船帆鼓风,将泼来的粪水尽行兜在其中。

    他顺手一送,兜满粪水的长袍向来人疾飞过去。

     那人掷出粪桶,便即跃在一旁。

    砰蓬,拍啦,粪桶和长袍先后着地,满厅臭气弥漫。

     只见那人满腮虬髯,身形魁梧,威风凛凛的站在当地,哈哈大笑,说道:“万震山,兄弟千里迢迢的来给你拜寿,少了礼物,送上黄金万两,恭喜你金玉满堂啊!” 万震山的八名弟子见此人如此前来捣乱,将一座灯烛辉煌的寿堂弄得污秽不堪,无不大怒。

    八个人一拥而上,要揪住他打个半死。

     万震山喝道:“都给我站住了。

    ”八名弟子当即停步。

    二弟子周圻向那大汉破口大骂:“操你奶奶的雄,你是甚么东西?今天是万老爷的好日子,却来搅局,不揍你个好的,你这王八羔子,也不知道五云手万家的厉害。

    ” 万震山已认出这虬髯汉子的来历,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太行山吕大寨主到了。

    吕大寨主这几年发了大财哪,家里堆满了黄金万两使不完,随身还带着这许多。

    ” 众宾客听到“太行山吕大寨主”这七个字,许多人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原来是太行山的吕通,不知他如何跟万老爷子结下了梁子。

    ”“这吕通是北五省中黑道上极厉害的人物,一手六合刀六合拳,黄河南北可是大大的有名。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今日有一番热闹瞧的了。

    ” 吕通冷笑一声,说道:“十年之前,我兄弟在太原府做案,暗中有人通风报信,坏了我们的买卖。

    那也不打紧,却累得我兄弟吕威坏在鹰爪子手里,死于非命。

    直到三年之前,才查到原来是你万震山这狗贼干的好事。

    这件事你说怎么了结?” 万震山道:“不错,那是我姓万的通风报讯,在江湖上吃饭,做没本钱买卖,那也没甚么,可是你兄弟吕威强奸人家黄花闺女,连坏四条人命。

    这等伤天害理之事,我姓万的遇上了可不能不管。

    ” 众人一听,都大声叫嚷起来:“这种恶事也干,不知羞耻!”“贼强盗,绑了他起来送官。

    ”“采花大盗,竟敢到江陵府来撒野!” 吕通突然一个箭步,从庭院中窜到厅前,横过手臂,便向楹柱上击了过去。

    连击数下,只听得喀喇喇一响,一条碗口粗细的楹柱登时断为两截,屋瓦纷纷堕下,院中厅前,一片烟尘弥漫。

    许多人逃出了厅外。

    众人见他露了这手铁臂功,无不凛然,均想:“若是身上给他手臂这么横扫一记,哪里还有命在?” 吕通反身跃回庭院,大声叫道:“万震山,你当真是侠义道,就该明刀明枪的出来打抱不平,我倒服你是条好汉。

    为什么偷偷的去向官府通风?又为什么吞没了我兄弟已经到手了的六千两银子?他妈的,你卑鄙无耻!有种的就来拚个死活!” 万震山冷笑道:“吕大寨主,十年不见,你功夫果然大大长进了。

    只可惜似你这等人物,武功越强,害人越多。

    姓万的年纪虽老,只得来领教领教。

    ”说着缓步而出。

     忽然间人丛中窜出一个粗眉大眼的少年,悄没声的欺近身去,双臂一翻,已勾住吕通的两条手臂,大声叫道:“你弄脏了我师父的新衣服,快快赔来!”正是戚长发的弟子狄云。

     吕通双臂一震,要将这少年震开,不料手臂给狄云死命勾住了,无法挣脱。

    吕通这铁臂功须得横扫直击,方能发挥威力,冷不防被他勾住了,臂上劲力使不出来。

    他大怒之下,右膝一举,撞在狄云的小腹之上,喝道:“快放手!”狄云吃痛,臂力一松。

    吕通一招“风云乍起”,挣脱了他双臂,呼的一拳击出,正是“六合拳”中的一招,“乌龙探海”。

     狄云急窜让开,叫道:“我不跟你打架。

    我师父这件新袍子,花了三两银子缝的,咱们卖了大牯牛大黄,才缝了三套衣服,今儿第一次上身……”吕通怒道:“楞小子,胡说八道甚么?”狄云冲上三步,叫道:“你快赔来!”他是农家子弟,最是爱惜物力,眼见师父卖去心爱的大牯牛缝了三套新衣,第一次穿出来便让人给槽蹋了,教他如何不深感痛惜?他也不理吕通跟万震山之间有什么江湖过节,师父这件袍子总之是非赔不可。

     万震山道:“狄贤侄退下,你师父的袍子由我来赔便是。

    ”狄云道:“要他赔,他要是走了,你又不认帐,那便糟了。

    ”说着又去扭吕通的衣襟。

    吕通一闪,砰的一拳,击在狄云胸口,只打得他身子连晃,险些摔倒。

    万震山喝道:“狄贤侄退下!”语气已颇严峻。

     狄云红了双眼,喝道:“你不赔衣服还打人,不讲理么?”吕通笑道:“我打你这浑小子便怎样?”狄云道:“我也打你!”身形一挫,左掌斜劈,右掌已从左掌底穿出。

    吕通使招“打虎式”,左腿虚坐,右拳飞出去。

     两人这一搭上手,霎时之间拆了十余招,狄云自幼跟着戚长发练武,与师妹过招比剑,从没一天间断。

    吕通虽是晋中大盗,黑道中的成名人物,一时之间却也打他不倒,几次要使铁臂功,都被他乖巧避开,在他肩头打中了两拳,狄云肉厚骨壮,也没受伤。

     再拆数招,吕通焦躁起来,突然间拳法一变,自“六合拳”变为“赤尻连拳”。

    这套拳法亦是“六合拳”中一路,只是杂以猴拳,讲究搂、打、腾、封、踢、潭、扫、挂,又加上“猫窜、狗闪、兔滚、鹰翻、松子灵、细胸巧、鹞子翻身、跺子脚”八式,式中套式,变幻多端。

    狄云没见过这路拳法,心中一慌,左腿上连接给他踹了两脚。

     万震山瞧出他不是敌手,喝道:“狄贤侄退下,你打他不过。

    ” 狄云叫道:“打不过也要打。

    ”砰的一响,胸口又被吕通打了一拳。

     戚芳在旁瞧着,一直为师哥担心,这时忍不住也叫:“师哥,不用打了,让万师伯打发他。

    ”但狄云双臂直上直下,不顾性命的前冲,不住吆喝:“我不怕你,我不怕你。

    ”砰的一声,鼻子又中了一拳,登时鲜血淋漓。

     万震山皱起了眉头,向戚长发道:“师弟,他不听我话,你叫他下来罢!”戚长发哼了一声,道:“让他吃点儿苦头,待会让我去斗斗这采花大盗。

    ” 便在此时,大门外走进一个蓬头垢面的老乞丐,左手拿着只破碗,右手拄着一根竹棒,嘶哑着嗓子叫道:“老爷子今日做喜事,施舍老化子一碗冷饭。

    ” 众人都正全神贯注的瞧着吕通与狄云打斗,谁也没去理会,那乞丐呻吟叫唤:“啊唷,饿死了,饿死了。

    ”突然左足踏在地下的粪便之中,脚下一滑,俯身摔将下来,大叫一声:“啊哟,跌死了!”手中的破碗和竹棒同时摔出。

    说也真巧。

    那破碗正好掷在吕通后背“志堂穴”上,竹棒一端却在吕通膝弯的“曲泉穴”中一碰。

     吕通膝间一软,左足跪倒,同时全身酸麻,似乎突然虚脱。

    狄云双拳齐出,砰砰两声,将吕通庞大的身子打得飞了起来,拍的一响,臭水四溅,正摔在他携来的粪便之中。

     这一下变故人人大出意料之外,只见吕通狼狈万状的爬起身来,抱头鼠窜而出。

    众贺客哈哈大笑,齐声呼喝:“拿住他,拿住他!”“别让这贼子跑了。

    ” 狄云兀自大叫:“赔我师父的袍子。

    ”待要赶出,突觉左臂被人握住,动弹不得,侧头一看,正是师父。

    戚长发道:“你侥幸得胜,还追什么?”戚芳抽出手帕,给狄云擦去脸上鲜血。

    狄云一低头,只见自己新衫的衣襟上点点滴滴的都是鲜血,不禁大急,道:“糟糕,糟糕!我……我这件新衣也弄脏了。

    ” 只见那老乞丐蹒跚着走出大门,喃喃自语:“饭没讨着,反赔了一只饭碗。

    ”狄云知道适才取胜,全靠这乞丐碰巧一跌,从怀里掏出二十枚大钱,那是师父给他来城里零花的,追出去塞在他的手里。

    那老乞丐连声道:“多谢,多谢。

    ” 当晚万震山大张筵席,款待前来贺寿的贺客。

    他是荆州的大绅士,寿堂中悬了荆州府凌知府、江陵县尚知县送的寿幛,金光闪闪,好不风光。

     席上自是人人谈论日间这一件趣事,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