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关灯
第四,进餐全程,笙管笛箫、歌喉婉转,这是听觉的满足。

    你看,这一场宴席,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感官的享受,无以复加。

    但是,只停留在感官的层次还不够,《红楼梦》里还吃得体面,有尊严,这就上升到“礼”的层面了。

    还打孔夫子说起,他老早就立下了一条最基本的餐桌礼仪:“食不言”。

    像贾家这样的大家族,就更是规矩大。林黛玉进贾府,在老太太身边的第一顿饭,姐妹们聚在一起,你觉得这得多热闹。

    但第一顿饭,作者却用了四个字形容:“寂然饭毕”。也就是从头到尾安安静静斯斯文文,这是餐桌上最起码的规矩。

    老太太的日常三餐,都是孙子孙女陪着,从邢夫人、王夫人到李纨、王熙凤,都不能上桌,那干什么?李纨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

    各尽其责,这规矩礼数,刘姥姥看傻了,不由得感慨说:“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礼出大家!”

    但是这种规矩又不是死的,宴席上如果有客人,那客人肯定会被让到上座。

    比如薛姨妈来了,虽然是晚辈,但在餐桌上她会升格一级,跟老太太并坐。

    就连村妇刘姥姥来了,虽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是老太太也是口内尊称“老亲家”,让到自己身边来。

    最后一个层级,还得吃得风雅,吃出形而上的乐趣。

    吃和形而上,是怎么关联到一块儿的?那就是超越了吃本体。

    其实,获取食物只是最基本的层级,跟什么人吃、怎么吃才能获得情感和精神的愉悦,才是吃文化更高级的含义。

    《红楼梦》里,凡是吃的场合,不论尊卑老幼,几乎都少不了行酒令。酒令主要的形式,就是五花八门的文字游戏。

    宝玉跟冯紫英、薛蟠这帮纨绔公子喝酒,酒令就更花样翻新,要即席作诗唱曲,不学无术的薛霸王也不得不赶鸭子上架。这种酒席,没点儿才情修养还真应付不了。

    当然,最新雅别致的酒令玩儿法,都在大观园。

    比如史湘云,人都醉倒在芍药花丛里了,还不忘嘟嘟囔囔地说:“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

    这可以说是红楼酒令里最精彩的一条。而且,它是一句古文加一句古诗,加一句元曲,再加一个曲牌名。

    没有相当的古诗古文的底子,别说写了,连听都听不懂!

    你看,曾经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可不是一味地胡吃海塞。要是肚里没点儿墨水儿,都不好意思招呼人喝酒。

    《红楼梦》为什么能把吃写得这么活色生香呢?

    首先,作者自己必定是个老饕,随时随地可以胃口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