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自云良家子

关灯
挑的。

    ” 林砚农神情肃穆,拉弓坐马,自起手式起,将“先天拳”基本九式使了一遍,说道:“这基本九式,甚是简易,虽是打熬气力所用,却也并非全无克敌之功。

    拳术真正练到精深境界,讲究大巧若拙,越是平平无奇的招式,越是威力无穷。

    只因招式朴实无华,劲力方能纯。

    其中关键,全在心法。

    ”便将这九式拳招的心法说了一遍,又道:“拳谚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气,全是白费力。

    ’有拳无功,那是花拳绣腿,有功无气,那是蛮力,都算不得上乘武功。

    是以世间拳法,于招式之外,还需有硬功、轻功、内功配合,方能克敌制胜。

    我这先天拳功,却与世间拳法不同,练拳便是练功,练拳便是练气。

    基本九式,招招辅以内功心法。

    九式练得一遍,内息便在小周天中运行一遍,拳法越练越纯熟,内功也是逐步精进,硬功、轻功也随之精进,却不需另外打坐练气了。

    ” 秦渐辛心中惊喜之极,心道:“我正愁练内功气闷,有这等一遍练拳一遍练气的法子,岂不是比别人省了一倍的时间?怪不得方教主聪明绝顶,武功却及不上林大叔呢。

    ”他记性极好,对经脉导引之术又是熟悉之极,只片刻之间,已将基本九式的招数和心法尽数铭记于心。

     林砚农见他使了一遍,全然不错,心中甚喜,说道:“你这孩子当真是聪明,我家重儿若有你这么聪明,岂不是好。

    ”秦渐辛微感好奇,问道:“令郎叫做林重么?他学这基本九式,花了多久?” 林砚农脸露笑容,说道:“重儿那孩子忠厚老实,论聪明是远不及你的。

    那时他是十岁罢?我传了他这九式,命他练习,他却忽然问我当年学这九式用了多久。

    呵呵,你林大叔算是挺笨的,你片刻间学会的招式,我足足花了三个时辰方才使得无误。

    那孩儿甚是孝顺,明明大半个时辰便会了,却怕我难过,偏要假装三个时辰后才学会。

    其实这傻孩子,他学得比我快,我怎会难过?高兴还来不及呢。

    ” 秦渐辛暗暗心惊,心想这林重十岁之时,只花大半个时辰便学会基本九式,论聪明较之自己或稍有不及,但这份心机却是非同小可。

    此人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日后若是遇上了,却须小心才是。

    但随即想到,林重虽心机过人,却以之安慰老父之心,老实未必,忠厚却当真不假。

    想起自己十岁之时,往往殚精竭虑,想出种种心思与父母兄长怄气,不禁默然自惭。

    他自幼顽皮狡猾,被父兄宠惯了,也不以为意。

    这时父母兄长生死不明,方才体觉亲情之可贵。

     他生怕伤心,不愿多想,便道:“林大叔,我学会了。

    你再教罢。

    ”林砚农微一犹豫,说道:“好罢,这基本九式你既会了,便只须每日练习便可精进。

    我便再传你进一步的功夫。

    ”说着飘身而起,又使了一路招式。

    这次却大半是掌法,秦渐辛认得分明,颇有些是与方腊交手时曾使过的。

     这路拳中夹掌的功夫,却深奥繁难得多了,共有八十一式,饶是秦渐辛聪明绝顶,只花了两个多时辰,也才学了二十余式,已是颇耗心力。

    眼见月上中天,已是子时,林砚农笑道:“你林大叔教的高兴,可忘了时辰。

    这已是我小时候一年的功课了,教得太快,只怕你记不住。

    咱们便在此多呆几日罢。

    ” 次日一早,秦渐辛便即起身,又磨着林砚农再教。

    到得晚间,八十一式招式已然全部试演无误。

    这八十一式的心法,却是大周天搬运,已是上乘内功。

    秦渐辛自是尚不能试练,只是牢牢背熟了,记在心中。

    他知林砚农这般教法,自是和自己相处时日无多。

    口中虽然不说,心中却颇有恋恋不舍之意。

     到得第三日上,林砚农说到:“今日我教你的,能记住多少,你便记住多少。

    便是忘了,也不打紧。

    ”秦渐辛笑道:“林大叔放心,我定能全部记住。

    ”林砚农微笑摇头,说道:“话别说得太满,你可知道今日要记的招式有多少?” 秦渐辛笑道:“第一段功夫九式,第二段功夫八十一式,那么第三段多半是七百二十九式罢?若是还有心法,我便投降,若只是招式,一日功夫记住七百来招,虽不怎么容易,却也不是做不到。

    ” 林砚农叹道:“不是七百二十九式,是六千五百六十一式。

    ”秦渐辛吃了一惊:“六千多式?怎地这么多?”林砚农道:“整整六千五百六十一式,没有心法,只是招式。

    你若怕了,便不要学。

    ”秦渐辛微一踌躇,咬牙道:“我不怕,我学便是。

    ” 林砚农微微一笑,也不开口,自行试演。

    秦渐辛跟他学了两日,于他武功中的理路已大致有数,已和数日前看他和方腊交手时大不相同。

    这时虽见他出手极快,招式极繁,但瞧在眼中却是脉络分明,丝毫不觉费解,当下只是默默记忆。

     林砚农出手如风,片刻之间已使到一百余招,秦渐辛忽道:“林大叔,你不用练了,我不学了。

    ”林砚农哈哈一笑,拳法一变,已是收势,说道:“怎么,记不住了么?”秦渐辛摇头道:“不是记不住,而是根本没必要记住。

    这些根本不是招式。

    ” 林砚农面有嘉许之色,说道:“不是招式?怎么不是招式呢?”秦渐辛微一思索,说道:“我看见林大叔和方教主交手时,便有一种感觉,似乎林大叔的武功看似繁复,其实只有几十招而已。

    当时方教主笑话我,说我不懂装懂。

    我也就信了。

    但跟林大叔学了两日,适才再看林大叔试演,我才明白,我并没看错。

    林大叔的拳法,其实便是这小周天九式,大周天八十一式。

    刚才林大叔所使的,不过是这九十式拳法的变化而已。

    只需根据这拳法本身的理路推演,自然而然便可使出来,又何必费力去记?” 林砚农哈哈大笑,说道:“你既看得出来,那便是当真懂了。

    以你资质,但教肯下苦功,只怕不出十年,成就便在我之上了。

    ”秦渐辛报以笑容,心中却想:“十年?我当真耐的住性子苦练十年么?” 林砚农道:“今儿咱们多停留一日,明日再动身。

    左右无事,咱们便练练功罢。

    ”说着便同他一起,练那基本九式的功夫。

    秦渐辛虽是内力全无根基,却好前日得了方九天那一丝半忽的真气,练这基本九式之时,察觉体内真气流动,果然觉得这九式每练习得一遍,体内那微弱之极的真气便略强得一分,甚是欢喜,心道:“林大叔的武功果然大有道理,比方教主教的功夫有趣得多。

    ” 堪堪练得四遍,秦渐辛微觉手足酸软,渐渐气闷起来。

    林砚农见他停手,便道:“累了么?你初学乍练,不可急于求成,歇一会儿罢。

    ”秦渐辛微微一笑,便在一边坐倒,凝神看林砚农练拳。

     但见林砚农练了一遍又是一遍,将那基本九式反复练习,竟是丝毫不觉厌烦气闷。

    秦渐辛见过他和方腊交手,每每平平无奇的一拳打出,方腊却须连变数招方能接住。

    当时不懂,现下却已明白其中道理,心道:“林大叔今年五十多岁,练这小周天九式,大周天八十一式,少说也有四十多年了。

    照他这等练法,四十多年练下来,一拳一脚中的劲力自是精纯到了极处,无怪方教主应付为难。

    ” 他初时见了方腊之聪明多才,心中佩服之极,对林砚农不免稍存轻视之意,后来与林砚农相处,渐渐觉得亲近,但直至此刻,才对林砚农有了敬佩之心。

    这佩服与对方腊的佩服全然不同,却是一般的真切,难以分出高下来。

    心道:“方教主聪明智慧胜过林大叔十倍,武功上却始终不及林大叔,未必便是因为林大叔练的功夫比方教主好。

    那方教主脾气只怕跟我差不多,自不能如林大叔这般专心致志。

    ” 他自幼读书极杂,贪多务得,却无论如何不肯痛下苦功,每每浅尝辄止。

    这时虽明知其理,但自知要如林砚农这般专心苦练,自己是决计做不来的。

    叹了一口气,忽想:“哥哥未必便比我聪明,涉猎之广更是远不及我。

    他考中状元,我却连生员也没考上,想必也是因为如此了。

    原来读书习武,道理都是一般的呢。

    ” 正自灰心丧气,忽然想起方腊来,心道:“方教主性情与我相似,必也是个不肯用功之人,他既能有如此成就,我也该当可以。

    是了,所谓笨鸟先飞,我既不是笨鸟,又何必飞得那么辛苦呢?” 于是凝神琢磨心中所记方腊的招式,依着林砚农所授先天拳理路心法,要推想一招一式间如何转折、如何运劲使力。

    想得片刻,只觉茫无头绪,眼皮却渐渐发沉。

    勉强再想得片刻,不知不觉已然进入梦乡。

     林砚农微微叹气,将秦渐辛抱入庙中睡好,瞧着他睡态,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他中年得子,老妻早丧,爱子之心原是极笃。

    但他生性诚朴,拙于言辞,偏生林重也是个稳重沉敛的孩子。

    日常父子相对,若不是传艺授功,往往便只是默默相对。

    眼见秦渐辛聪明跳脱,倒比林重更觉可喜,只是这孩子心浮气躁,毫无定力,却是不及林重之踏实勤奋了。

     林砚农出神半晌,忽想:“我到底是盼重儿如这孩子般聪明伶俐,还是想他如现下这般老实忠厚?”想了片刻,自己笑了起来,心道:“我这般呆想,却又有什么用?难道我想重儿如何,他便能变得如何么?”自觉无谓,摇了摇头,转身出得庙门,又再将那“基本九式”从头至尾,凝神练习起来。

     第四回:微露点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