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乱世之狮七
关灯
小
中
大
姬氏大宅。
已经是黄昏时分,宅邸上下张灯结彩,厨下烹饪的香气已经四处飘散。
婢子和家丁都得了十个银毫的赏钱,个个满脸喜色,奔前跑后地张罗料理。
中堂一只大缸,盛了满缸的清油,上面只飘了细细一根灯芯,点着火苗。
下唐习俗,这是所谓的“天寿灯”,生日时候点燃,派人守护着,能燃十日就是添寿十年,能燃二十日就是添寿二十年,取吉祥之意。
过寿的,却并非姬家的主人姬谦正,而是姬家二公子姬昌夜。
此时姬氏夫妇正陪着次子玩着檐下一盏转灯,灯八面都填写着诗词,却只有一面开口,可以看见。
姬昌夜轻轻一拨,灯飞快地旋转起来,上面一匹跑马仿佛动了起来,片刻停下,露出的一面上是一首小诗: “负剑向黄沙,匹马走天涯; 渴来饮清泉,夜宿野人家。
” 姬夫人微微皱眉:“这是个什么兆头,取得不好!” 那是盏推命灯,男孩十五岁时候用来推命的小玩意儿,而昌夜得的诗意,似乎不是上上之兆。
姬谦正不信这个,只是笑笑:“也不是不好,虽然不是富贵之兆,但是负剑黄沙匹马天涯,渴饮清泉夜宿人家,也是豪杰气概。
” “要豪杰气概有何用?”姬夫人嗔道,“儿子要的是一生无忧,平平安安。
昌夜,刚才那个不作数,再转一个看看。
” 昌夜也乖巧,手指再一拨,停下时候已经换了一首: “紫罗朱衣拜宫阙,百岳千山朝宗冕; 海沸山摧惊暮日,借取龙云入长天。
” “好!”姬夫人拍掌道,“这个好。
” 姬谦正苦笑:“前言不搭后语,好在何处?” “拜宫阙,朝宗冕,总是贵气之兆……” 姬夫人说到这里,忽然顿住,喜色消退,一张脸渐渐冷了下去。
姬氏的长子姬野悄无声息已经站在了台阶下,冷冷地看着父母带着弟弟一家和睦。
姬野并非姬夫人亲生,他年纪虽然长于昌夜,却是一个小妾庶出的孩子。
小妾多年前就过世,姬夫人素来不喜欢这个孩子。
连姬谦正也不喜他的冷厉性格。
“你还知道回来?”姬谦正冷冷地一挥衣袖。
姬野已经半个月不曾回家,自从他任职武殿都指挥帐下的青缨卫,根本就很少回家,每月的俸禄也不见踪影。
姬谦正并不为几个小钱上心,不过儿子如此野浪,毫无孝敬之道,他自然不满。
“我一会儿就走。
” “呵呵,你好大的面子,我这个为父的,也难得你赏脸回来见上一面了,还马上就走!”姬谦正牵过昌夜和夫人的手,头也不回地踏进中堂坐在桌边,也不招呼长子。
“我回来只是有话要说……”姬野踏上台阶。
“哎哟!”一名上菜的婢女被他不小心撞到,一只盛满菜的瓷碟在地上摔得粉碎。
“你撞什么!”姬夫人大怒,“难道不知道是你弟弟的生日么?” 下唐风俗,生日时候打碎碗碟,是不祥的兆头。
“他的性子你难道不知道?”姬谦正并不信这种土风,按住夫人的肩膀,对婢女挥了挥手,“下去收拾一下。
” 婢女惶恐地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长公子,疾步下去拿簸箕了。
姬谦正心头火气正盛,看也不再看姬野一眼。
上菜的婢女鱼贯而入,自姬野面前一一闪过,没有人跟他说话,也无人看他一眼。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与面前的一切根本无关。
许久,他转过头拨弄那只转灯,灯上的跑马在他指下飞旋,他双眼无神地看着那些命诗一一闪过。
他已经十八岁,并未玩过这种推命的游戏。
那个瞬间,他忽然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知道自己的未来的什么。
转灯停下,竟然堪堪停在两首诗之间,姬野所见
已经是黄昏时分,宅邸上下张灯结彩,厨下烹饪的香气已经四处飘散。
婢子和家丁都得了十个银毫的赏钱,个个满脸喜色,奔前跑后地张罗料理。
中堂一只大缸,盛了满缸的清油,上面只飘了细细一根灯芯,点着火苗。
下唐习俗,这是所谓的“天寿灯”,生日时候点燃,派人守护着,能燃十日就是添寿十年,能燃二十日就是添寿二十年,取吉祥之意。
过寿的,却并非姬家的主人姬谦正,而是姬家二公子姬昌夜。
此时姬氏夫妇正陪着次子玩着檐下一盏转灯,灯八面都填写着诗词,却只有一面开口,可以看见。
姬昌夜轻轻一拨,灯飞快地旋转起来,上面一匹跑马仿佛动了起来,片刻停下,露出的一面上是一首小诗: “负剑向黄沙,匹马走天涯; 渴来饮清泉,夜宿野人家。
” 姬夫人微微皱眉:“这是个什么兆头,取得不好!” 那是盏推命灯,男孩十五岁时候用来推命的小玩意儿,而昌夜得的诗意,似乎不是上上之兆。
姬谦正不信这个,只是笑笑:“也不是不好,虽然不是富贵之兆,但是负剑黄沙匹马天涯,渴饮清泉夜宿人家,也是豪杰气概。
” “要豪杰气概有何用?”姬夫人嗔道,“儿子要的是一生无忧,平平安安。
昌夜,刚才那个不作数,再转一个看看。
” 昌夜也乖巧,手指再一拨,停下时候已经换了一首: “紫罗朱衣拜宫阙,百岳千山朝宗冕; 海沸山摧惊暮日,借取龙云入长天。
” “好!”姬夫人拍掌道,“这个好。
” 姬谦正苦笑:“前言不搭后语,好在何处?” “拜宫阙,朝宗冕,总是贵气之兆……” 姬夫人说到这里,忽然顿住,喜色消退,一张脸渐渐冷了下去。
姬氏的长子姬野悄无声息已经站在了台阶下,冷冷地看着父母带着弟弟一家和睦。
姬野并非姬夫人亲生,他年纪虽然长于昌夜,却是一个小妾庶出的孩子。
小妾多年前就过世,姬夫人素来不喜欢这个孩子。
连姬谦正也不喜他的冷厉性格。
“你还知道回来?”姬谦正冷冷地一挥衣袖。
姬野已经半个月不曾回家,自从他任职武殿都指挥帐下的青缨卫,根本就很少回家,每月的俸禄也不见踪影。
姬谦正并不为几个小钱上心,不过儿子如此野浪,毫无孝敬之道,他自然不满。
“我一会儿就走。
” “呵呵,你好大的面子,我这个为父的,也难得你赏脸回来见上一面了,还马上就走!”姬谦正牵过昌夜和夫人的手,头也不回地踏进中堂坐在桌边,也不招呼长子。
“我回来只是有话要说……”姬野踏上台阶。
“哎哟!”一名上菜的婢女被他不小心撞到,一只盛满菜的瓷碟在地上摔得粉碎。
“你撞什么!”姬夫人大怒,“难道不知道是你弟弟的生日么?” 下唐风俗,生日时候打碎碗碟,是不祥的兆头。
“他的性子你难道不知道?”姬谦正并不信这种土风,按住夫人的肩膀,对婢女挥了挥手,“下去收拾一下。
” 婢女惶恐地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长公子,疾步下去拿簸箕了。
姬谦正心头火气正盛,看也不再看姬野一眼。
上菜的婢女鱼贯而入,自姬野面前一一闪过,没有人跟他说话,也无人看他一眼。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与面前的一切根本无关。
许久,他转过头拨弄那只转灯,灯上的跑马在他指下飞旋,他双眼无神地看着那些命诗一一闪过。
他已经十八岁,并未玩过这种推命的游戏。
那个瞬间,他忽然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知道自己的未来的什么。
转灯停下,竟然堪堪停在两首诗之间,姬野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