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三 第十章 贞观之治

关灯
千五百户,这俸禄将高于所有功臣,再给他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衔,待一切安稳下来慢慢收拾他。

    ” 寇仲摇头叹道:“皇上治国安民的策略,确比我沉着高明百倍。

    ” 李世民道:“坐在这位置,如我刚才所说,不得不处处为大局首恳,个人的恩怨只好置诸脑后。

    若裴寂肯安安份份、应可安渡余生。

    不过他若是魔门中人,本性难移,终有一天闯祸。

    我们不妨放长眼光去看他的下场。

    ” 寇仲道:“看来皇上正为新朝用人的问题伤脑筋,这方面我可帮不上忙。

    ” 李世民欣然道:“你肯听朕吐苦水便成,子陵会更没有聆听的兴趣,新朝必须有新朝的气象,旧人不是不好,不过却惯于依从皇父以前那套作风,缺乏进取精神,我已有初步构想,玄龄、如晦、宇文仕及、无忌、你的李大哥、魏徵、知节、敬德、叔宝、世绩等均会被重用,却不是立即把他们摆上最高的位置,而是在两三年的时间里,看他们实际的表现,逐步擢升,取代以往太上的班子,使新旧朝交替不致出现权力的倾轧,且可与太上保持最好的关系,此为目下的头等大事。

    ” 寇仲咋舌道:“皇上深谋远虑,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换过是我,肯定前两天已把整个天策府原装不动的搬入太极宫。

    ” 李世民笑道:“不要整蛊作怪。

    我知你已听得不耐烦,最后一个烦恼是有关颉利的,我今天案上的表章里,有份奏章由长安城二十多名将领联名上奏,说什么‘夷狄无信,盟后将兵,忽践疆境,可乘其便,数以背约,因而讨之,匆失良机’云云,你说该怎么办?” 寇仲戏言道:“兹事体大,臣不敢乱言。

    ” 李世民正容道:“说到军事形势上的决策,朕只服膺你寇仲一人,此事交由你全权处理,其他人说的话,朕当作耳边风。

    ” 寇仲失笑道:“皇上真厉害,我就逼颉利立誓以后不再支持梁师都,作为交换他安全撤退的先决条件如何?那皇上可以此安抚主战的大臣们。

    ” 李世民伸手与他相握,两人对视会心微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实力是一切政治、军事和外交的根本,现在李世民正逐渐掌握能威慑四夷,统一天下的实力。

     当寇仲离开李世民的临时办公书房,心中百感交集,李世民那一套治国的手腕,是他永远学不来的,师妃暄确没看漏眼。

     颉利今趟无功而回,将注定其败亡的命运。

    李世民只因根基未固,故把与颉利的决战推后。

    终有一天,李世民会倾全力讨伐颉利,一劳永逸地除掉此大患,以保大唐的长治久安,并收杀鸡警猴、驯服四夷之效。

     徐子陵日落前抵达长安,李靖夫妇亲来迎接,长安仍是处处欢乐热闹的气氛情景,为免惹起哄动,三人登上马车。

    侍卫前后护行,朝东大寺的方向驰去。

     红拂欢喜地透窗张望,欣慰道:“从没有一场战事这么临近长安,可却一反惯例不用宵禁,没有任何伤亡消息传来。

    这对皇上初登九五之位非常有利,是天大的吉兆。

    ” 接着别过俏脸,正容道:“子陵和小仲为天下所做的事,没有人会忘记的。

    ” 徐子陵连忙谦让,心忖愈快忘记愈好,万众瞩目的日子,最不好过。

     坐在后排的李靖道:“防线方面情况如何?关内外来的先行队伍,于午后经过长安,开往前线。

    据我估计,十七万大军将在三四天内齐集武功。

    听说突利和其中几个酋头见过皇上,答应立即退返北塞,是否有这回事?” 徐子陵点头道:“确有其事,颉利只余下他十万人的金狼部队,不遇金狼军平野战名震塞内外,正面交锋,即使我方兵力占优,仍难言必胜。

    幸好颉利的胜算比我们更低,僵持下去,颉利始终要屈服,寇仲会让他体面地退走。

    ” 稍顿道:“宋二哥方面有什么消息?” 李靖道:“宋二公子一行人等,昨早全体安然归来,香家十多个首脑人物落网,香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