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鬼神能告广陵散

关灯
何孤兰哦了一声重新摆好了姿势,双手悬在琴弦上,眼神猛地一凝,一股难以言说的意境从她单薄的身子里散发出来。

    纤细的手指和纤细的琴弦组合在一起,好像是金童玉女般的天作之合,让人觉得本应该如此。

     初起时,音韵平淡深远,琴音很低,仿佛隐逸在微微的风声中,听在耳中像是在品一盏乡间清茶,若不细心品味则觉索然无味。

    若是有心人,自能体会出其中的妙处。

     如锦自是那个有心人,她听出了此曲的精妙之处。

    只一出音就勾动了自己的情绪,此曲定是一代名作。

    她很奇怪这样绝妙的曲子自己竟然没有学过。

    想必这是何孤兰的私藏了。

     接着琴声渐起,如幽幽高山中空谷传音一般,意境深远,音韵宏厚。

    如锦好像是身处在不见群山之美的山阴道上,只听得山风鸟鸣,心向往之,却不得一睹其盛颜。

     何孤兰的纤纤素指绕着琴弦慢慢挑动、琢磨,琴音慢慢归于平静。

    她指尖轻轻地拨弄琴弦,琴弦只微不可查地颤动,隐隐有种有静中取乐,宁和缥缈之意。

     何孤兰坐在木椅上,一身银纹绣百蝶度花裙。

    浅红色的袖口随着手上的动作微微摆动,脚踝处的裙裾在微风的吹拂泛出一阵阵的波浪。

    恍然若仙人也。

    她手下的琴似乎与她翩翩摆动的的手融为了一体,不是手在奏琴,而是琴在迎合手的动作。

    这样的弹奏技法真是神乎其神。

     在度过了平稳的情感积蓄期后,琴音渐渐激烈高昂起来。

    何孤兰的手指在琴弦上飞快拨动,惊起阵阵残影。

    几带起,几拨刺,臞仙作秋鸿,窃而用之。

    音律和节奏起伏跌宕,像波浪一样摇摆不定。

    时而好似刀剑出鞘时的金石之声,时而又神似阵阵擂在人心上的战鼓之音。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蛟龙出海;又好像将士短兵相接刀枪齐鸣。

    这是——杀伐之音! 如锦的心绪也被这琴音牵动,脸上浮现出病态的潮红。

    她想到了自己在苏府被欺辱的日日夜夜,在教坊司被当做性奴调教的屈辱日子,一股熊熊大火在她心里轰然爆炸。

     琴声渐渐低沉下去,就入乱后,一收痛快,不疾不离,妙不可言。

    如锦猛地回过神来,眼神重归清明。

    她深吸了一口气,心里后怕道此曲定是一代名曲,在何孤兰这个琴道大家的手里竟然可以让人完全陷入进去。

    真是到了神鬼莫测之境。

     如锦翻阅古代记载时就曾经看到过,从前原本是没有琴师的,只有琴客一说。

    琴师与琴客最大的区别就是——琴师悦人,琴客杀人。

    往往横琴于身,在或细腻绵长,或杀伐果决的琴声里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将敌人斩于马下。

    后来因为琴客太过霸道,被江湖人群起而杀之。

    琴客也就从此失传了。

     又过了很多年,一些人捡起了没有被销毁掉的琴书,试着去弹奏里面的曲子。

    因为没有与之匹配的琴客的功法,这样的曲子不能造成任何伤害,唯一的作用就是取悦于人。

    这些也就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琴师。

    她当时还诧异,听在人耳中的曲子怎么能够杀人呢?眼下她才算是长了见识。

    连何孤兰这个没有琴客功法的普通人在绝妙琴技的帮助下就能让人沉浸在曲调里,那就可以想见古代的琴客一旦奏曲,便是伏尸百万。

    难怪江湖人要群起而杀之。

     明明何孤兰就在自己眼前弹奏,琴音却渐渐地远了。

    少了很多特殊的技法,双手拨弄时很是轻描淡写,却有种大音希声的感觉,琴音中的趣味无穷深远。

    可谓是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一时间,又是心旷神怡起来。

     琴音慢慢的散了,这首名曲终于走到了终点。

    如锦抬起头,看到何孤兰鼻尖已经渗出些许薄汗,脸上也浮现出劳累的晕红。

    两缕发丝吹在鬓角,她美眸紧闭,胸膛平稳地呼吸着,一对柔荑还放在琴弦上,似乎还沉醉在那意境之中。

     如锦大气也不敢呼,只默默地盯着她,心里有些焦急。

    她非常想知道这首曲子的来历了。

    在苏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