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灯
“劳你挂心啦,昨天出院的,没什么大事。

    ” “那就好。

    ” “这次真是谢谢你啊,小唐,”王山略带些歉意,“没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住院了,只好临时把你叫去……怎么样,都挺顺利的吧?” “嗯,顺利。

    主要是徐主任和师兄比较辛苦。

    ” “哈哈,他们经验丰富嘛,你就跟着多学学。

    ” “不过有一件事。

    ” “啊?” “为什么这边的领导不给我红包?”唐蘅的语气极其理直气壮,“徐主任和我师兄师姐都收了红包,就我没有。

    ” 王山一下子不说话了,像是被噎住。

    唐蘅继续说:“都是澳门过来考察的,我觉得不应该吧。

    您帮我想想,是我哪儿没做好得罪他们了?还是他们觉得我级别不够?” “唉,这个,这个么……”王山变得吞吞吐吐的,普通话都讲不利索了,“小唐你不要多想呀,他们可能觉得你是新人,他们摸不准你的脾气嘛,万一你不但不收,还和他们翻脸呢?” 唐蘅无言片刻,笑了:“我没想到是这样。

    ”是这样的“美差”。

     “肯定是这样啦,你别多想,啊,徐主任心里都是有数的,”王山劝道,“再说了,那边穷山恶水的,能给得出多少钱?几千块顶天啦!” “我只是咽不下这口气。

    ” 王山“啧”了一声,意味深长:“年轻人,以后机会多着呢。

    ” 唐蘅挂掉电话,面无表情地保存了通话录音。

     他拎起一把椅子放到门口,坐上去,脑袋靠在房间的木门上。

    屋里安静极了,屋外也安静极了,似乎这的确只是个工作结束后的疲惫夜晚,大家沉沉睡去,一切都很安宁。

    待明天日出,他们又会整装待发开始新的工作。

    他们还是澳门来的大领导,还是学生们尊敬崇拜的老师,还是那些无助村民们的希望把问题反映给领导,就能解决了。

     唐蘅记得孙继豪说过,他家位于山东临沂的某个农村,沂蒙山区,穷得叮当作响。

    他说,在南大念了四年,直到大四毕业才吃第一顿南京大排档,觉得好吃,真好吃,当即决定这辈子的目标之一就是吃很多很多的美食。

     唐蘅把耳朵贴在门缝上,脑子里乱糟糟的,想到很多东西。

    期间他的手机振了一次,是来自贵阳的短信。

     十二点过,唐蘅听见一阵脚步声。

    好在走廊没铺地毯,所以他能够听见那声音。

    来者走得不急不缓,越来越近了,最终某个位置停下。

     门开了,又关了。

     唐蘅起身,来到玻璃门前。

    这扇玻璃门隔开了客厅和阳台。

    唐蘅把厚实的窗帘撩起一条缝隙,透过玻璃,看见隔壁的阳台黑着。

    晚上九点多时,隔壁亮过一阵,是客厅的光透过窗户落在阳台上,大概四十分钟后阳台又黑了,直到此时。

     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孙继豪的确关了灯。

    另一种是,孙继豪拉上窗帘,遮住了所有光线。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解释齐经理连续两天深夜跑到孙继豪的房间。

    修空调是借口,哪个酒店需要经理亲自修空调?那是送红包么?送红包也用不着分期付款。

     唐蘅拉开抽屉,把昨晚刚从县城超市买来的铁扳手放进腰包,然后把腰包紧勒在身上。

    他一手拎着椅子,一手缓缓推开玻璃门,轻手轻脚走进阳台。

     就在他准备踩着椅子攀上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