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话 天盲山

关灯
汴京街面依旧飞着细雪,倾城鱼馆大堂里的火盆光线却渐渐暗淡起来。

     鱼姬用火钳拨亮炉火,便听得脚步声响,却是狐狸三皮已经洗完了那堆碗碟,捧了盆木炭自后堂转了进来放在炉边,顺便将被炭灰染得黑乎乎的爪子在背后蓬松的尾巴上搽了搽,一面夸张的抖着肩膀,一面口里抽着冷气丝丝作响:&ldquo冷、冷、冷,就我一人在干活,你们倒是会享受&hellip&hellip&rdquo话没说完人早已挤到了火盆边,顺便拉长身子伸伸懒腰。

     鱼姬见他这般痞懒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ldquo我拜托你把尾巴收起来好不好,虽说龙捕头不是外人,但要是被别的人看了去,咱们还能在汴京城混下去么?&rdquo 三皮满不在乎的翻翻白眼,只是扯过尾巴坐在屁股下面:&ldquo都这会儿了,天又冷,外面别说人了,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害怕被谁看了去?整天啰嗦个没完,倚老卖老&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说谁倚老卖老?&rdquo鱼姬的声音高了八度,虽说面上依然带着微笑,但双目灼灼自带几分威吓。

     三皮嘴碎倒也非不识时务之辈,见事不对忙陪笑道:&ldquo哪有此事?是三皮口齿不清让掌柜的误听了,三皮是说掌柜的整天忙过不停,太过操劳,辛苦,辛苦。

    &rdquo 龙涯见状哈哈大笑:&ldquo你小子倒是会见风使舵,这些年来越见精乖了。

    &rdquo 三皮细长而妩媚的双眼斜斜的瞟了瞟龙涯,眉毛微微一扬,起身将身一扭,顷刻间化为一名丰姿绰约的冶艳女子。

    众人皆是愕然,三皮早欺身贴了上去,顺势歪在龙涯怀里,伸出纤纤玉指轻点龙涯的下巴,娇声嗔道:&ldquo岂止是精乖,更乖巧的都有&hellip&hellip&rdquo只可惜那纤巧的手指上全是煤灰,龙涯脸上顿时花了一片。

     龙涯倒是不妨三皮使出这一招,软玉温香抱满怀居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大冷天的蓦然出了一头冷汗,抬眼见对面的鱼姬垂首扶额,已然是看不下去的无奈神情,唯有干咳两声:&ldquo鱼姬姑娘,我可以揍他么?&rdquo &ldquo请便。

    &rdquo鱼姬答得轻描淡写,心想看来这段时间那小狐狸确实过得太安逸了,居然想出这般荒唐的点子来耍乐。

     &ldquo你&hellip&hellip当真舍得?&rdquo三皮娇笑连连,秋波频传,见龙涯避之唯恐不及这般形状,越发觉得好玩,却不料一时间乐极生悲,只觉得头顶一阵剧痛袭来,一抬头,只见明颜叉腰立在眼前,一双碧泠泠的眼睛几乎要冒出火来,手里的长柄酒勺正落在他头上,然后听得明颜一字一句的咬牙道:&ldquo我舍得!&rdquo 三皮突然出了身冷汗,将身一晃恢复本来面目陪笑道:&ldquo大伙儿这么熟了,开开玩笑&hellip&hellip不必当真&hellip&hellip&rdquo &ldquo开玩笑?&rdquo明颜火冒三丈:&ldquo你这没节操的死狐狸精!&rdquo说罢抡勺便打,两人在堂里一追一逐,几个回合下来三皮头上已然挨了好几记,只敲得他龇牙咧嘴连连告饶。

     鱼姬连连摇头,转眼见龙涯张口结舌呆若木鸡,也觉好笑:&ldquo龙捕头不必和他们一般见识。

    这两个冤家一天不闹腾,便觉得日子难挨。

    &rdquo 龙涯搽搽冷汗,叹了口气:&ldquo好在一物降一物,只是那明颜丫头下手没轻没重,别出乱子才好。

    &rdquo 鱼姬摇摇头:&ldquo放心吧,三皮那小泼皮让着她呢,要是真动起手来,现在的明颜哪里是他的对手。

    &rdquo言语之间目光落在那对正在打闹的冤家身上,虽是在笑,但眉目之间却带几分忧心。

     龙涯见状只是微微一笑,沉声宽慰道:&ldquo有些事情,急也急不来,不如放宽心,随其自然的好。

    &rdquo继而目光追逐着明颜三皮两人的身影,突然一笑:&ldquo话说回来,明颜妹子这脾气倒是一直都是如此。

    对了,当年鱼姬姑娘离开鬼狼驿之时,不是说到还人情,这些年来我煞费思量,但始终不明白姑娘所指。

    &rdquo 鱼姬莞尔一笑:&ldquo以后你自然也就明白了。

    那时候本以为还了人情便了了心事,不料没多久又兜兜转转的遇到了,之后更是来来往往,经过那么多事,早算不清这许多&rdquo &ldquo你是说天盲山那一次。

    &rdquo龙涯叹了口气:&ldquo感觉自打和你们认识以来,就好像是上了一条船。

    &rdquo &ldquo贼船?&rdquo三皮一面躲避明颜的酒勺,一边忙不迭的插嘴道。

     &ldquo你才是贼,你全家都是贼。

    &rdquo明颜手里忙着,口里也不消停。

     龙涯将手一摊,神情甚是无奈:&ldquo虽不是贼船,但惊奇诡异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rdquo 鱼姬笑道:&ldquo现在下船还不晚。

    &rdquo 龙涯摇头道:&ldquo既然上都上了船了,说啥也是不下的了,在天盲山时候如是,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rdquo 三皮好奇道:&ldquo听你说了许久,到底天盲山是个什么地方?&rdquo 明颜也停下了追打,叹了口气:&ldquo是一个可怕的地方。

    &rdquo 鱼姬点点头,先前的嬉笑表情此刻也变得凝重起来:&ldquo不错,的确是个可怕的地方。

    &rdquo 1.五石散案 事情还是得由龙涯经历鬼狼驿一役,返回京城说起。

     一路行程安排虽然紧凑,但边关离京城也有大半月行程,待到他回到京城,已是上元将近,衙门里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于是也乐得清闲,时常在汴京街头溜达闲逛。

     上元又名元宵、春灯,相传乃是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故而中土人士历来便有燃灯相庆的俗例,在汴京城中更是隆重,自正月十三便开始点灯,直到正月十七方才落下,前后足有五天之长。

     白昼为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夜间燃灯,种种精致花灯争奇斗艳,蔚为壮观。

    御街坊前,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汴河之中也有浮灯无数,牵起两岸青年男女的无声情愫。

    更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

    游人们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

    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这等盛会,自有不少好事的同僚相邀,去那莺歌燕舞的温柔乡中闹酒耍乐。

    龙涯原本也非不解温柔的木讷之辈,岂料这一回夹在些个软语温柔的美貌姑娘中间却不知为何觉得坐如针毡,四肢无措,好不容易才甩开嬉笑劝酒的同僚们去外间的栏杆处透口气。

     栏杆边夜风轻拂,顿时把身畔沾惹的脂粉香气冲淡了不少。

    龙涯长长的吐了口气,抬眼凝视远处的瑰丽灯火,心头却浮起那张美玉般皎洁的容颜来。

    &ldquo但愿后会有期&hellip&hellip嗨&hellip&hellip真能再见面吗?&rdquo他喃喃的念叨着,又自我解嘲一般晃了晃脑袋。

    自打鬼狼驿一别,就再没有见过那位鱼姬姑娘。

    虽然明知她兴许也身处这汴京城中,却不知伊人何在。

    他也曾套过户部的关系,托人查访她的下落,可惜户部的汴京户录里根本就没有她的记录。

    很有可能她只是客居此地的过客,茫茫人海,想要找到这么一个全无任何记录的人,基本上就跟大海捞针一样不切实际。

     不一会儿醉醺醺的刑名知事査小乙又端着酒杯跌跌撞撞的寻了过来劝酒。

    正在拉扯之间,只听得一声巨响,接着一个物事自栏杆外呼啸而过,然后便是一声沉闷的响动,楼下原本喧闹无比的院子里顿时静了下来,而后便是一阵杂乱而惊惧的尖叫声! 龙涯虽也吃了不少酒,顷刻之间也醒了几分,探身一看,只见院子里人群四散,而楼下正对此处的石板地上匍匐着一个赤条条的男子。

    只见脖颈扭曲,背心微耸,一片猩红的液体正自其头颈部位不断蔓延开去,很明显,此人已然颈骨折断,多半回天乏术,但最为诡异的是那朝上的脸上还带着满足的笑容,双目如着魔一般仰望夜空,似乎还在追寻什么&hellip龙涯倒抽一口凉气,又听得头顶有物坠下,一时也顾不得许多,只是伸臂一揽,只觉得手里一沉,果真又是一人自三楼堕下,只是这一次掉下来的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那女子发髻散乱,双目迷离,和那个堕楼的男子一样,脸上也带着那种古怪的笑容,口里咿咿呀呀呓语不断。

    虽说一臂被龙涯紧紧扣住悬在栏杆外,但另外一只手臂和双足却还在无意识的摆动着。

    当然,她身上的衣物也并不比地上那个赤条条的男子多多少,偏偏在这更深露重的寒夜之中,触手滚烫,体温惊人! 龙涯运气于臂,大喝一声,已然将那女子拉回栏杆处,拦腰将其抱了进来。

    一旁原本呆立的酒客和姑娘们方才回过神来上前帮忙,取过衣物暂且为其蔽体。

     不料那女子忽而又拍打着双臂跳将起来,一面吃吃笑着,一面口里含糊的喃呢着:&ldquo飞啊&hellip&hellip飞啊&hellip&hellip我也在飞啊,周公子&hellip&hellip&rdquo只见白兔也似的双峰肆无忌惮的上下跳跃,而胸前檀中穴附近却和后背、脸庞一般泛出一片红潮,在灯下映出一片亮光,竟然是遍体汗珠!众人皆是一片愕然,继而又上去想要制止她这般如癫似狂的举止形状,只是那女子看似柔弱,此时却力气大得惊人,几个人上去都按捺不住! 龙涯眉头微皱,伸指在其脑后枕骨下一按,那女子便如断了线的提现木偶一般颓然倒地,昏迷不醒。

    众人总算松了口气,取来衣服暂时盖在那女子身上。

    一个陪酒的姑娘定眼一看,惊叹一声:&ldquo这不是咱们飘香院的花魁胭脂吗?怎生这般无状,难道是被狐大仙上身了?&rdquo 龙涯蹲身检视片刻,伸指在胭脂嘴角一搽,沾上些细微的紫色粉末,在鼻翼边微嗅,蓦然脸色一变:&ldquo是五石散!&rdquo 五石散乃是一种用石钟乳、紫石英、石硫磺、白石英、赤石脂等五味石药合成的中药散剂,相传乃是东汉医圣张仲景所创。

    本是用以医治伤寒病人所用的方子,不料却被后人添加其他药物之后备受推崇,于魏晋时期在士大夫中蔚然成风,乃至唐朝也经久不衰。

    服食之后浑身燥热,行为张狂,神智恍惚,飘飘欲仙,且常服成瘾。

    是以,许久以前朝廷便将之列为禁品,不得流传。

     一旁醉得脚步虚浮的査小乙听得&ldquo五石散&rdquo三个字,酒意顿时去了八九分:&ldquo那可是禁药!这天子脚下的汴京城,怎会有这等害人的物事?!&rdquo 龙涯眉头紧锁,而后言道:&ldquo怎么流进来的不知道,但闹出人命却是明摆着的事了。

    &rdquo说罢飞身一跃,自栏杆处翻了下去,而后稳稳当当的落在院中的地面上。

     那堕楼的男子还匍匐在那里,在正月的寒夜中,口鼻之处已然看不到白气,想来早已毙命。

    只是赤裸的身体也如楼上的胭脂一般发红,且布满汗珠。

    由于地面的倾斜,血水已经漫过了他的胸,顺着腿淌向脚尖。

    张开的胯间除了血之外,便是一片白浊,昂长之物并没完全随它的主人一道死去,还在抽搐也似的隐隐弹跳&hellip&hellip 龙涯心里忽然泛起几分不适的感觉,转头招来早已战战兢兢的飘香院老鸨,取来被单暂时覆盖尸身羞处,而后蹲身检查,触碰之下只觉尸身也如胭脂一般滚烫,而口鼻之处,也发现了同样的紫色粉末。

     査小乙也凑了上来,待到看清尸体的面容,不由得吃了一惊:&ldquo这不是礼部尚书周大人家的公子么?&rdquo &ldquo你确定?&rdquo龙涯心想这纨绔子无端端的裸死在这飘香院里,他老子的脸只怕得丢个精光。

     &ldquo错不了,腊月十八那天周大人替皇上接待交趾国使臣时候,这周公子还陪同前往,露了好大一脸。

    &rdquo査小乙摇头叹道:&ldquo想不到居然不到一个月,就折在这里。

    &rdquo &ldquo我敢打赌,明天外面流传的关于这周公子的死讯定然是刻苦读书,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rdquo龙涯将手一滩:&ldquo绝对不会是多情公子烟花女服散飞天堕楼亡。

    &rdquo说罢起身抬头看看三楼的栏杆:&ldquo想来那屋里应该还有不少线索。

    &rdquo 査小乙苦笑道:&ldquo看来游阗兄的老毛病又犯了。

    &rdquo 龙涯叹了口气:&ldquo言下之意,小乙你又是不打算去了咯。

    &rdquo说罢将身一纵,如同一头大鹰一般冲天而起,起落之间已然消逝在三楼的栏杆内。

     査小乙咧嘴挤眉,转头见老鸨呆若木鸡的楞在一旁,于是上去推了两把:&ldquo醒醒。

    喂!醒醒,我跟你说啊,回头有什么人来问,你只需要记得没见过我就成,别乱说话,否则&hellip&hellip&rdquo说罢牙一龇,作出一副凶恶的神情,早把三魂不见七魄的老鸨吓得屁滚尿流,接着便跌跌撞撞的奔门口去了。

     却说龙涯进了三楼的厢房,只见地上一片狼藉,什么酒盏杯盘自不用说,遍地的衣物散落,自是那对赤条条的男女所有。

    房中除了胭脂水粉和酒的味道外,还弥漫着一股子难言的暧昧气息,完全可以想象在他们双双飞天之前这屋子里发生过什么样的风流把戏。

     而后,龙涯的目光落在了案几下的一个黄色的皱纸团上。

    拾起来展开一看,只见纸质柔韧,里边还隐隐夹有些许细微的金色丝线一般的物事,褶皱里还有不少紫色粉末。

     龙涯端详片刻,将那废纸收好,转身出门离去。

    也不理会院里咋咋呼呼的众人,径自回住所倒头就睡。

     待到日上三竿,方才起来洗漱完毕,去御街东门外的药铺转上一转,便回刑部报道,不多时,刑部尚书差人前来传唤,却是去书房叙话。

     龙涯心里早明白了七八分,只是正正衣冠,不慌不忙的去了,进了书房见礼,刑部尚书只是摆摆手,示意他近前叙话,龙涯自是照办,而后刑部尚书却转出门去,关上房门,顺便遣开周围的侍卫,自己也避了开去。

     龙涯隐约猜出几分,不多时书房屏风后又转出一个人来,却是布衣打扮,而眉目之间颇为威严。

     &ldquo如果属下没有猜错,这位应该是礼部尚书周世显周大人。

    &rdquo龙涯懒得拐弯抹角,直接点破其中的关碍。

     &ldquo京师第一名捕果然名不虚传。

    &rdquo礼部尚书周世显点头言道:&ldquo既然龙捕头猜到老夫的身份,也自当明白老夫的来意。

    &rdquo 龙涯也不多言,只是伸手自怀中掏出昨夜收好的那个废纸团:&ldquo周大人乃礼部之首,自然见多识广,理应认得此物。

    &rdquo &ldquo这是&hellip&hellip交趾国的贡品金丝纸。

    &rdquo周世显声音微颤。

     &ldquo没错,重要的是里面的东西,&rdquo龙涯将纸团在掌心敲了敲,抖出一些紫色粉末来:&ldquo适才我已经去药铺问过,这里面的确含有五石散的成分,但还有其他的玩意在里面。

    寻常五石散散发之时,少不得会有不小的痛楚,令公子尚可与花魁胭脂风流快活,说明添加的成分可以让服散之人不觉痛楚,愈加亢奋,只会是远比五石散更为霸道的物事。

    &rdquo &ldquo那究竟是什么?!&rdquo礼部尚书痛失爱子,自然无法心平气和。

     龙涯摇头到:&ldquo可能是曼陀罗,也可能是阿芙蓉,但是也有可能是远比那两样毒性更猛烈的事物。

    至于从何地流入京师,辗转到了令公子手上,那还得从这纸团和最近令公子接触的人身上查起。

    &rdquo &ldquo你的意思是交趾国的使臣?&rdquo礼部尚书追问道。

     &ldquo那倒不见得,但是要说完全没关系,估计也说不过去。

    &rdquo龙涯笑了笑:&ldquo交趾虽是藩属小国,也不至于纵容使节作出那等勾当,再说了,每每有番邦纳贡而来,侍卫随从数量也不少,正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人夹带私货,这一点也不奇怪。

    &rdquo &ldquo你以为应当如何?&rdquo礼部尚书的忍耐力已然到了极限。

     &ldquo其实向圣上进言,立案调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也可以此为借口,让交趾国一行人滞留京师方便调查&hellip&hellip&rdquo龙涯的话还没说完,已然被周世显打断。

     &ldquo这样做不是不可,而是万一查不出什么来,岂不影响两国邦交?&rdquo周世显摇头道。

     龙涯暗笑一声,心想什么影响邦交只是幌子,不外乎是自己儿子死的不光彩,怕捅将出去失了颜面。

    于是将手一滩:&ldquo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得委屈令公子了。

    &rdquo 周世显咬牙道:&ldquo犬儿虽不肖,但也不可白死!今日请龙捕头来,便是希望龙捕头暗中查访,揪出真凶,然后&hellip&hellip&rdquo他脸上一片阴沉,伸手在喉咙处做了一个&ldquo咔嚓&rdquo的手势。

     龙涯见状叹了口气:&ldquo周大人也知道属下是公门中人,并非拿钱卖命的刺客杀手,此事万万不可,不如大人另请高明,自会有人替大人打点得干净利落。

    &rdquo 周世显闻言本大为震怒,而见龙涯神情刚毅坚决,自也不好先相强。

    于是口气也缓和下来:&ldquo适才是老夫激怒之下失言,龙捕头不必当真。

    而今禁药害人,只怕不止小儿一个,若是能侦破此案,揪出真凶,就算是拼着颜面不保,老夫也会向圣上进言,让五石散一案大白天下,从严杜绝此物流毒无穷。

    &rdquo 龙涯心想,倘若当真如此,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于是开口言道:&ldquo既然如此,大人所言属下记下了,只是私下调查此案,衙门中的事岂不&hellip&hellip&rdquo 周世显见龙涯应承,不由暗自欣喜:&ldquo这点龙捕头不必介怀,适才老夫已和贵部尚书大人打过招呼,衙门中事自有他人去做,龙捕头只需尽心办好小儿的案子便是。

    &rdquo 龙涯心想这老狐狸果然早已经部署好了,难怪适才一进来,尚书大人便借故避了开去,便是默许此事,而今这案子已然是骑虎难下,办也得办,不办也得办。

    所幸只应承查案之事,其余的也不用理会,说什么向圣上进言,什么大白天下,也不过是说唱逗乐而已,这官场中的隐晦关碍当真是讳莫如深。

    而后龙涯告辞出门,转身进了知事堂,招来査小乙问过交趾国使臣下榻哪家驿馆,以及相应的情况,便快步出门,奔西门而去。

     那驿馆就在西门外,门前汴河紧挨一个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