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关灯
在板凳一侧,宋十九依着凳子的缺角左右晃,晃得茶摊儿的老大娘忙上前来,笑道:“我的姑娘,可别摇了,当心跌着。

    ” 眼前的姑娘十岁上下,红绳绑着粗辫子,黑乎乎的脸蛋子似抹了煤灰似的,五官倒是十分标志,翘鼻娥眉,一双檀口粉嘟嘟的,最招人的莫过于那双眼,圆溜溜的杏目,眼尾却卧凤似的往上挑,根根分明睫毛掩着饱满亮黑的眼珠子,天真中透着未开化的风情。

     对面的阿音笑道:“青嫂,不打紧,若摇坏了,有人赔。

    ” 她笑吟吟地望着李十一,一只玉手撑着脸颊。

     李十一不搭腔,抬手将摇晃的板凳按住。

     青嫂道:“原是十一家的姑娘,从前倒是未见过。

    ” 李十一道:“表亲家的妹妹,十九。

    ” “听着是一家。

    ”青嫂笑道,在围裙上揩了揩手,便要转头去看茶,才刚挪了步子,又想起了什么闲篇儿,问李十一:“十一,你这几日出摊儿不曾?” “这几日有些事,烟摊儿收了。

    怎么?” “我听我男人说,有位小姐寻你,日日在你烟摊儿旁候着。

    ”青嫂道。

     李十一皱眉,青嫂惯会察言观色,寻常人家喊“姑娘”,若用了“小姐”,那必定有些来头。

    李十一谢过青嫂,同阿音交换了几个眼神,便领着宋十九往平常出摊儿的巷口去。

     宋十九跟在后头。

    为防着她再长,鞋子穿得有些大,挂不住脚后跟儿,一走便啪嗒啪嗒地拖着,令她跟得十分勉强。

    她见李十一迈着长腿走得十分利索,不高兴了,索性止了步子,委委屈屈地咬着嘴唇。

     李十一听身后没了动静,转头瞧她,宋十九仰脸问她:“你不牵我了?” 阿音将身子往街边儿的灯柱上一靠,抖抖绢子瞧热闹。

     李十一道:“十岁了,不牵了。

    ” 可她才活了几日呀。

    宋十九不服气:“谁说的?” “我娘。

    ” 宋十九没了法子,伸手拽住李十一的袖子,亦步亦趋地跟着她,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李十一好似放慢了脚步,令她走得没那么吃力了。

     至巷口,远远儿地果然见一位姑娘候在那里。

    只一眼,李十一便明白了为何青嫂方才的神情那样复杂。

    这姑娘于冬日的晴天里撑着一柄象牙骨制的伞,伞柄满工镂刻牡丹,伞面是纯黑的缎子,倒没有什么别的花样。

    她身着淡蓝色洋装套裙,外头一件羊绒织的精贵大衣,苍白的手腕从羊皮手套里露出来。

     李十一慢步上前,那小姐仿佛认得她似的,转身将伞放下:“女先生。

    ” 她斜戴了一顶时髦的洋帽,黑色的网格遮掩住半个脸。

     形形色色的人李十一见过许多,浓墨重彩的美貌也不新鲜,可未有一位似面前之人那样雍容华贵,透着与生俱来的天家气象,欲拒还迎的网格在她脸上画出阴影,带着形同避讳的禁忌感。

     偏偏她的嘴唇毫无血气,连瞳孔都似褪了颜色一样淡漠。

     她道:“我有一桩心事。

    ” 李十一想了想:“去茶肆里,坐下说罢。

    ” 细小的水柱将茶汤冲得变了颜色,玄武门之变仍未说完,那姑娘静耳听了听,开口道:“我叫阿春。

    ” 她的清音十分动听,带着旧时的绯丽和温淑。

     “我有一样心结,令我辗转反侧,郁郁终日,我想不起来那是什么,我只知道,在地底下,在棺椁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