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关灯
小
中
大
可以的啊!大师兄你绝对是故意的,太不厚道了,欺负我们这些可怜的住院医生,没天理啊这日子没法过了……”
何苏叶被他演得哭笑不得:“行了吧,我给你尽量完善点,改好我发你邮箱。
” 早上去内科住院部,何苏叶本不需要去查房,但是因为他给一些病人开了中药辅助治疗,需要去问问药效,然后再对症下药。
他走到内分泌代谢科病房门口,见到几个医生、护士围在一起嘀咕什么。
有个医生看见何苏叶,招呼他:“何医生,你说怪不怪?明明昨天还好好的人今天说不行就不行了。
” 他思索了一下:“早上六点多是你们病房急救的?” “可不是,甲亢病人,刚入院两天,今天清晨就去了。
” “甲亢心衰?” 另一个医生接话:“没准真是,当时谁知道,只是入院观察,现在大家都怕医院惹官司。
唉,你说咱科室最近邪门不?一个星期连着去了两个病人,一个甲亢突眼,另一个心衰肾衰,都要元旦了,整个病房愁云笼罩,人心惶惶。
” 一个年轻的小护士接口,没大没小:“还好没再暴发什么非典,比起那个,这个算什么?” 何苏叶心里一惊,两位资深的医生脸色突变。
护士长训斥小护士,口气严厉:“别乱说话,该干啥干啥去!” 有护士在病房门口喊:“主任来了!”大家立刻呼啦地散开。
何苏叶摇摇头,径自去值班室找李介。
非典,好久没有被提起的词语,那年,全国都为之色变的疾病。
这家全国百佳医院当然也不例外,不光是非典病人接连呼吸困难、休克,最后死亡,一些医务人员也接连染上了这样的疾病,倒在自己工作的地方。
那是多么惨淡的一年,在这家医院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曾经那么靠近死亡,熟悉的不熟悉的人接连倒下,他们的遗体连同所有遗物一并火化。
每个人都觉得他们真实地存在过,然后又不留痕迹地消失。
冬天的阳光总是朦胧的,像晕染在天上却不存在一样,怎么也照不进病房。
何苏叶仰望天空,心陡然被拉出一个缺口。
他突然想去看看妈妈。
学校和附属医院离得很近,几乎就是隔着一条马路。
那年,学校封校,许多同学试图从后墙爬走,后来都被逮了回来隔离,最后还给了处分。
他曾经也想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他好久没有回家,而且他生命中的两个至亲都在这家医院。
但是,他不是害怕这场天灾,他只想知道他们在医院里好不好,终是未遂。
斑驳的红墙上面,曾经夏日生机盎然的爬山虎早没了绿意,学校药剂房里面传来熟悉的中药味,操场上枯草丛生。
老校区好久没有被打扫过了,如今都是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天下,来来去去都不见几个人,只有那栋五层的办公楼时常有医学界的泰斗、专家、教授出现,多半是表情温和、面带微笑。
主干道上停着校车,每天往返新老校区。
司机大叔还记得他,热情地跟他打招呼,他不由得寻思,有多长时间没有去新校区看看了。
不过他还是对老校区感情深,他在这里生活了七年之久,处处充满回忆。
走到办公楼五楼,他敲门进去,恭谨有礼道:“杨教授,李介的论文我给他送过来了。
” 老人笑呵呵:“何苏叶?李介那小子怕是自己不敢拿过来,怕我把他臭骂一顿。
来,先坐下再说。
”他接过论文,翻了两页,“李介那小子进步不少。
不对,小何,你帮他改过了?” 何苏叶点头。
老人摘下眼镜仔细询问:“真的不打算读临床那边的博,一心要改去中医内科,做顾平的博士生?”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了,我已经跟顾教授谈过了,大概年后就可以读了。
” “也好,也好!从医之道,如临悬崖,如履薄冰,其中的艰辛非同道不可体会,希望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承发扬祖国的传统医学。
” 聊了一会儿,他起身要走,杨教授喊住他:“对了,小何,能不能帮我个忙?”
” 早上去内科住院部,何苏叶本不需要去查房,但是因为他给一些病人开了中药辅助治疗,需要去问问药效,然后再对症下药。
他走到内分泌代谢科病房门口,见到几个医生、护士围在一起嘀咕什么。
有个医生看见何苏叶,招呼他:“何医生,你说怪不怪?明明昨天还好好的人今天说不行就不行了。
” 他思索了一下:“早上六点多是你们病房急救的?” “可不是,甲亢病人,刚入院两天,今天清晨就去了。
” “甲亢心衰?” 另一个医生接话:“没准真是,当时谁知道,只是入院观察,现在大家都怕医院惹官司。
唉,你说咱科室最近邪门不?一个星期连着去了两个病人,一个甲亢突眼,另一个心衰肾衰,都要元旦了,整个病房愁云笼罩,人心惶惶。
” 一个年轻的小护士接口,没大没小:“还好没再暴发什么非典,比起那个,这个算什么?” 何苏叶心里一惊,两位资深的医生脸色突变。
护士长训斥小护士,口气严厉:“别乱说话,该干啥干啥去!” 有护士在病房门口喊:“主任来了!”大家立刻呼啦地散开。
何苏叶摇摇头,径自去值班室找李介。
非典,好久没有被提起的词语,那年,全国都为之色变的疾病。
这家全国百佳医院当然也不例外,不光是非典病人接连呼吸困难、休克,最后死亡,一些医务人员也接连染上了这样的疾病,倒在自己工作的地方。
那是多么惨淡的一年,在这家医院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曾经那么靠近死亡,熟悉的不熟悉的人接连倒下,他们的遗体连同所有遗物一并火化。
每个人都觉得他们真实地存在过,然后又不留痕迹地消失。
冬天的阳光总是朦胧的,像晕染在天上却不存在一样,怎么也照不进病房。
何苏叶仰望天空,心陡然被拉出一个缺口。
他突然想去看看妈妈。
学校和附属医院离得很近,几乎就是隔着一条马路。
那年,学校封校,许多同学试图从后墙爬走,后来都被逮了回来隔离,最后还给了处分。
他曾经也想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他好久没有回家,而且他生命中的两个至亲都在这家医院。
但是,他不是害怕这场天灾,他只想知道他们在医院里好不好,终是未遂。
斑驳的红墙上面,曾经夏日生机盎然的爬山虎早没了绿意,学校药剂房里面传来熟悉的中药味,操场上枯草丛生。
老校区好久没有被打扫过了,如今都是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天下,来来去去都不见几个人,只有那栋五层的办公楼时常有医学界的泰斗、专家、教授出现,多半是表情温和、面带微笑。
主干道上停着校车,每天往返新老校区。
司机大叔还记得他,热情地跟他打招呼,他不由得寻思,有多长时间没有去新校区看看了。
不过他还是对老校区感情深,他在这里生活了七年之久,处处充满回忆。
走到办公楼五楼,他敲门进去,恭谨有礼道:“杨教授,李介的论文我给他送过来了。
” 老人笑呵呵:“何苏叶?李介那小子怕是自己不敢拿过来,怕我把他臭骂一顿。
来,先坐下再说。
”他接过论文,翻了两页,“李介那小子进步不少。
不对,小何,你帮他改过了?” 何苏叶点头。
老人摘下眼镜仔细询问:“真的不打算读临床那边的博,一心要改去中医内科,做顾平的博士生?”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了,我已经跟顾教授谈过了,大概年后就可以读了。
” “也好,也好!从医之道,如临悬崖,如履薄冰,其中的艰辛非同道不可体会,希望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承发扬祖国的传统医学。
” 聊了一会儿,他起身要走,杨教授喊住他:“对了,小何,能不能帮我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