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关灯
官家想做什么,这并不难想,他的话刚一说完,朝堂上九成九的人几乎不用多动脑子便是了然:官家要广开言路。

     这是好事啊! 百官对此并无异议。

     官家又接着道:“依循前汉旧例,于乡中置三老,县中置三老,而郡三老与国三老改为州三老、府三老、路三老。

    路三老可于年终至京面圣。

    ” 这三老制是在乡间、县间推选三名五十岁以上,最为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乡官”“县官”,负责处理地方纠纷且教化百姓——后面的三老皆以此类推。

     这么做,可以说是尊老养老,提高老人的社会政治地位。

    朝臣们也不太能拒绝这个政策,毕竟流传出去,一个不尊老的罪名扣下来,基本没人能全身而退。

     而且只是三老制,也不值得他们…… 官家仍在往下说:“其中,若本乡、本县、本州、本府、本路,有年满五十以上的退役将领、士兵,优先选为三老,以作体恤。

    ” 这话一出,所有官员的眼神立刻变了。

     这是谁的手段,竟能如此环环相扣! 先是以吏民上书制度广开言路,百姓可能不到非是家破人亡的地步,不会拼尽一切入京上书,他们的精力和金钱都不足以支撑他们这么做。

    但中下官吏完全可以。

    这其中,不乏有想要上进者和为民做事者。

     如此,官家便能粗略掌控地方状态,而非被迫闭目塞听了。

     随后,便是退役将领、士兵优先为三老。

    如果仅是三老制度,很大可能依旧陷于宗族治理地方的困境,那些被宗族欺压的百姓仍是无处申冤。

    但退役士兵就不一样了,谁家有点钱财有点权势的好儿郎去当兵啊,被迫当兵的基本上是农家子和其他贫民的儿子,这样的人回到乡里,如果亲眼目睹了地主富户欺压百姓,欺压自己的乡亲,手里又有权力,那他们可不会干看着——能活到退伍年龄的士兵,从战场上拼杀下来,身上都带着一股狠劲。

     ——两两结合,这已经是皇权社会所能做到的最下乡的手段了。

     越想,越让这些官员心惊肉跳。

     而且,如此独特的风格手段,不像是他们熟识的同僚的手笔。

     是新人! 是……陆九思。

     百官一声不响,只心里顷刻锁定了目标。

     他们越沉默,越衬得官家此刻嘴角不知何时露出的笑容越发恶劣。

     * 黄远柔下朝之后,例行和夫人讨论政事。

     说到今日的制度,他神色复杂:“那陆九思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轻而易举就于不动声色中换了兵制。

    ” 黄远柔能肯定,朝堂上绝大多数人都没反应过来,陆安朝兵制下手了。

     并非只有从府兵制换成募兵制才叫改动兵制,像陆安这种,让退役士兵、将领成为三老的小改动那也叫改动,而且这种改动更润物细无声,更不容易引起文官警惕和抗拒。

     但实际上,士兵和将领退役后,依然能保障自己的地位,还能受到尊敬,而且能与官家形成直接联系,也就是说,他们成功从赤佬转变成了天子的爪牙,协助天子管理地方、对抗豪族,使天子的耳目深入每一个村落,每一处乡镇,还加深了军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