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归园田居3

关灯
诸侯吗? 刘彻同样冷着脸陷入沉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前面又提到避秦时战乱,汉承秦来,魏晋并举,这个陶渊明又是东晋诗人,那就是说汉以后是魏晋,但前面不是说东汉末年分三国么?三国哪里有魏? 他脑中千头万绪,殿中众人觑着他的脸色也不敢说话。

    一旁的卫青几经寻思,突然开口道:“陛下,先时楚姑娘曾提到东汉。

    ” “嗯,怎么?”他眼神动也没动地应声。

     卫青拱手:“陛下可还记得,东周。

    ” 刘彻豁然抬眼。

     史书记载,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但周失齐鹿,天下共逐,他们习惯将目光放在诸侯征伐之上,常常会忘记当时还有一个周天子。

     “你的意思是,我们可能是西汉?”他沉声开口,忽然一甩袍袖,“不可能,异族何敢望我大汉?” 后世之人既称他为武帝,那就证明他必然是打退了匈奴。

    依他禀性,打退不够,他还要将他们打残、打服,这样的残兵败将,怎么可能攻破长安,伤他国本?! “可能不是异族,”卫青谨慎道,“陛下,秦鉴不远。

    ” 秦末为何会大乱,无外乎暴政、动乱,天下豪杰揭竿而起。

     刘彻也反应了过来,卫青并不是要强调犬戎攻破镐京,而是前代已有东西两分之朝代,水镜曾说东汉,那么合理推断,前面便有一个西汉。

     大汉为何会经历这般动乱,以至一朝两分?君臣二人对视一眼,内心俱是沉重。

     水镜啊水镜,你怎么就是不说清楚一点? 楚棠自然是听不到他们内心的呼唤,她有自己的节奏。

     【陶渊明归田之后,回归自我,创作灵感大爆发,写了很多诗文抒发田园之乐,这篇《桃花源记》就可以和课文互相参看。

    文中所写的桃源之景,不正像这几句诗里描绘的画面吗? 他随性写来,好像素描写生似的,绕宅周围有十几亩地,还有八九间草屋,屋后种榆柳,屋前桃李栽,隐隐可以看到小村落,炊烟迷蒙,鸡犬相闻,和官场的熙熙攘攘蝇营狗苟截然不同,他便在这里,得以保存自己的本真。

     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下这里的写作手法,以平淡之笔描绘景物,这就叫作白描。

    陶渊明很喜欢用这种手法,后面我们学到李清照的作品也会提,她也很喜欢用白描。

    】 还是妙龄少女的李清照正在院中听水镜讲诗,她素喜诗书,也有评点之才,水镜所讲的内容她实在喜欢极了,连秋千也不愿意荡了,也无心去找平素交好的小姐妹玩耍,日日便是盼着水镜的出现。

     她知道这些诗作都是先贤篇章流传后世,千古留名,这是莫大的荣耀,结果水镜刚刚是提到她了么? 李清照错愕又惊喜,秀美的脸蛋染上红粉,自己以后会这么厉害吗? 【大家初看陶渊明的诗会觉得很平淡,这不是大白话吗?有手就行。

    但其实他的构思安排是很精妙的,我们仔细赏析一下。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这是一个简笔勾勒,可以看出主人公生活得很简朴。

    】 颜延之环顾四周萧然破败的样子一点头:确实挺简朴的。

     其实说简朴也是好听了,简直是家徒四壁。

     【但是简朴得又很有情调,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在午后,桃花李花竞相盛放在堂前。

    草屋简朴,榆柳苍翠,桃秾李艳,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这几句描写就像一个特写的近镜头,一下子就把隐居的情趣写出来了,风景好,心情自然好了一半。

    】 为了使课件不那么单调,楚棠特意配了许多图,这些都是她在各个网站下载的,还有出去旅游的一些实拍,此时放在课件上,呈现在众人眼前的便是一幅诗中好景。

     王维看着水镜里的画面暗自点头,隐居之地自然是要清幽素净又有野趣得好,但这草屋怕是有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