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浮黎劫 第二十章 血雨降兮天命移
关灯
小
中
大
围数十万里,常人别说靠近,就是见都见不到,此人道行微不足道,遇上一场风雨,鬼使神差,就能来到山下,且是有些奇异,白鹤徒儿,你在申公豹面前,不可乱言失机,待我去请掌教师尊示下便是了。
”南极仙翁说着,亦进后殿去了。
进得殿门,见丹台上灵光闪烁,紫气缭绕,琉璃玉净瓶悬在中央,缓缓旋转,元始天尊负手而立,目视玉净瓶,悠然出神。
“飞熊师弟遇害,至今已五十年了,看来还得数百年光景,方能返本还元。
”南极仙翁微微点头叹息。
“天数茫茫,人生天地之间,浮沉遭际,死生祸福,自有定数,虽神仙亦是难逃,你又何必叹息?”元始天尊悠悠道。
“是,师尊,弟子明白了。
”南极仙翁一躬身,本来要问申公豹之事,却也不再提起了。
三界之内,称为昆仑者,本有两处,都是先天胜境,西昆仑在南赡部洲极西北方流沙以西,上古之时,与不周山共为天柱,高三万六千里,周匝八万里,下环大河、弱水、赤焰溪,上有阆风台、玄圃、醴泉、天墉城、瑶池,乃天帝、天后行宫所在,东昆仑就是玉虚宫所在,元始天尊所居,在大海东北,人所难见。
自此之后,申公豹便在东昆仑玉虚宫与众弟子一同听讲,熬炼功行,闲来傲游四海,访朋问友,他本是黑豹成形,熟习左道,故此喜与旁门之士来往,这也是天性使然,十二仙因此多有烦言,然而不知怎地,元始对他十分纵容,不但不阻他与旁门妖仙来往,且又修书一封,荐他入碧游旁听,因此申公豹以为掌教师尊对自己格外优容青睐,志气甚骄。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申公豹在海外养性练气,哪知人世光阴迅速,岁月如流,成汤得诸侯推戴,真个是四海归心,天下大治,在位六十年,崩,寿百岁。
因太子太丁先汤而逝,太丁之弟外丙、中壬先后继位,享国不过数年,亦崩,复传位于太丁长子、汤之嫡孙太甲。
帝太甲在位无状,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放太甲于桐宫,自摄政事,受诸侯朝贺。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思庸,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返政,告归乡里,陈戒于德,诫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
常厥德,保厥位。
厥德匪常,九有以亡。
夏后弗克庸德,慢神虐民。
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
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
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
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
终始惟一,时乃日新。
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
其难其慎,惟和惟一。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善无常主,协于克一。
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
‘又曰:‘一哉王心’。
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
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
万夫之长,可以观政。
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
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帝太甲再拜受训,恭己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在位三十三年,崩,庙号太宗。
其后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相继在位,凡五百二十年,历数盛数衰,目下已是帝武乙在位,都城也已从亳邑迁往朝歌。
帝武乙十五年,殷道渐衰,东夷姜氏寝盛,分迁海岱,连年进犯边关,武乙一面派大将征伐,一面仍是八方搜求,享乐不已。
却说汤虽名为轩辕血裔,帝喾之后,实乃东君嫡子,虽有龃龉,毕竟父子之情,血浓于水,汤即位之后,立天帝、天后、东君之庙于亳邑,上天帝尊号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玄穹高上帝,天后尊号先天圣神太灵九光瑶池金母,东君尊号曰东极青灵帝君,四时献祭,别立商之七庙,将
”南极仙翁说着,亦进后殿去了。
进得殿门,见丹台上灵光闪烁,紫气缭绕,琉璃玉净瓶悬在中央,缓缓旋转,元始天尊负手而立,目视玉净瓶,悠然出神。
“飞熊师弟遇害,至今已五十年了,看来还得数百年光景,方能返本还元。
”南极仙翁微微点头叹息。
“天数茫茫,人生天地之间,浮沉遭际,死生祸福,自有定数,虽神仙亦是难逃,你又何必叹息?”元始天尊悠悠道。
“是,师尊,弟子明白了。
”南极仙翁一躬身,本来要问申公豹之事,却也不再提起了。
三界之内,称为昆仑者,本有两处,都是先天胜境,西昆仑在南赡部洲极西北方流沙以西,上古之时,与不周山共为天柱,高三万六千里,周匝八万里,下环大河、弱水、赤焰溪,上有阆风台、玄圃、醴泉、天墉城、瑶池,乃天帝、天后行宫所在,东昆仑就是玉虚宫所在,元始天尊所居,在大海东北,人所难见。
自此之后,申公豹便在东昆仑玉虚宫与众弟子一同听讲,熬炼功行,闲来傲游四海,访朋问友,他本是黑豹成形,熟习左道,故此喜与旁门之士来往,这也是天性使然,十二仙因此多有烦言,然而不知怎地,元始对他十分纵容,不但不阻他与旁门妖仙来往,且又修书一封,荐他入碧游旁听,因此申公豹以为掌教师尊对自己格外优容青睐,志气甚骄。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申公豹在海外养性练气,哪知人世光阴迅速,岁月如流,成汤得诸侯推戴,真个是四海归心,天下大治,在位六十年,崩,寿百岁。
因太子太丁先汤而逝,太丁之弟外丙、中壬先后继位,享国不过数年,亦崩,复传位于太丁长子、汤之嫡孙太甲。
帝太甲在位无状,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放太甲于桐宫,自摄政事,受诸侯朝贺。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思庸,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返政,告归乡里,陈戒于德,诫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
常厥德,保厥位。
厥德匪常,九有以亡。
夏后弗克庸德,慢神虐民。
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
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
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
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
终始惟一,时乃日新。
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
其难其慎,惟和惟一。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善无常主,协于克一。
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
‘又曰:‘一哉王心’。
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
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
万夫之长,可以观政。
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
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帝太甲再拜受训,恭己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在位三十三年,崩,庙号太宗。
其后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相继在位,凡五百二十年,历数盛数衰,目下已是帝武乙在位,都城也已从亳邑迁往朝歌。
帝武乙十五年,殷道渐衰,东夷姜氏寝盛,分迁海岱,连年进犯边关,武乙一面派大将征伐,一面仍是八方搜求,享乐不已。
却说汤虽名为轩辕血裔,帝喾之后,实乃东君嫡子,虽有龃龉,毕竟父子之情,血浓于水,汤即位之后,立天帝、天后、东君之庙于亳邑,上天帝尊号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玄穹高上帝,天后尊号先天圣神太灵九光瑶池金母,东君尊号曰东极青灵帝君,四时献祭,别立商之七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