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关灯
小
中
大
齐福则躲在屋里不肯见人,不吃不喝。
因为她生母之事,伺候的内侍宫人到处寻关系,想着要调到别处去当差。
夏太妃也生怕受她牵连,亲自前来找文素素,支支吾吾称不想再担着抚育她的名头。
后宫的宫殿不算拥挤,文素素让福姐儿搬出来独自居住,青书重新选了忠厚的内侍宫女前去伺候,派杨嬷嬷与李三娘每日前往劝解,亲自盯着她的饮食起居。
文素素笑了下,道:“只要他们安分守己,我不会杀他们。
齐福与齐珏岚姐妹们一起上学读书,齐琰到了年纪也会去上学。
至于他们以后的造化,端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 殷知晦呼出口气,道:“是,圣上不会为难他们,是我小人之心了。
” “除了这些,你可还有事?”文素素靠在椅子里,疲惫地问。
殷知晦抬眼望着文素素,眼里浮起了怅然,道:“于天下黎民苍生来说,圣上为帝,最合适不过,当之无愧。
另一边,我又总是觉着愧疚,难受。
我如今精力不济,担不起政事堂之职,前来请辞政事堂的差使。
” 一边是家国大义,一边是亲情温暖,殷知晦的纠结难安,文素素都懂。
在朝臣忙着表忠心高呼万岁,忙不迭避嫌的时候,他避开了她的登基大典,先问齐福齐琰。
他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朕不允。
”文素素一口回绝了。
殷知晦怔在了那里,顿时有些急了,欲将说话,文素素抬手阻止了他。
正因为他是君子,除能力之外,他身上的这份温软人性,是朝堂上下绝大多数官员最缺的品质。
她亦如此。
她已登基为帝,大权在握。
掌权久了,她亦不敢肯定,以后可否会被权势麻痹。
他并不能左右她的决断,但有他在,在她走偏时,及时提点一字半句,她便能多分清醒。
“天下如今只换了个国号而已,前朝遗留的问题仍在,并未得到解决。
如今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生产低下,粮食亩产太低。
这一点,涉及到方方面面。
能识字读书的人太少,识字读书的人,专注于科举考试,忽视了农桑等专科的学习。
” 文素素从御案上,找出户部刚呈上来的户帖账目递给殷知晦,他顿了下,伸手接过,翻开仔细看了起来。
“户部核计的人口数量,共计六千九百万余,其中男子四千一百万,女子两千八百万。
当然,在统计中,可能女子未能如实登记,有缺漏的部分,实际上的数量会多一些。
因着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想法,生了女婴便丢弃,溺亡,男女占比相差巨大。
而这两千八百万的女子,她们并未被当做一回事,除去生儿育女,做些低贱的活计,她们不大被真正当做人看。
无论贵贱。
” 殷知晦看完户部的账目,眉头蹙起,神色逐渐变得凝重。
“至于男子,穷苦百姓占了八到九成,男子比女子的日子要强一些,也好不了多少。
世家官绅压在上面,他们要承担赋税,徭役,兵役等苦差,很是辛苦可怜。
但这一切,因着他们的愚昧,纯属自找,得骂一句活该。
他们愚昧不懂,我们却不能不懂。
女子的这部分力量,不应该被忽视。
她们能如男子一样读书,考学,做事,男子的日子才会轻松些。
茂苑牛头村,就是很好的例子。
” 文素素再找出徐八娘送回来的急信,递给殷知晦:“我让徐侍郎单独核计了牛头村的各种数据,你看看牛头村如今的人口,男女占比,以及他们村缴纳的赋税。
” 殷知晦听到茂苑,心里百感交集,接过好奇看了起来。
牛头村的男女占比为一百三十比一百,远比全天下男女占比的一百四十六比一百要低。
牛头
因为她生母之事,伺候的内侍宫人到处寻关系,想着要调到别处去当差。
夏太妃也生怕受她牵连,亲自前来找文素素,支支吾吾称不想再担着抚育她的名头。
后宫的宫殿不算拥挤,文素素让福姐儿搬出来独自居住,青书重新选了忠厚的内侍宫女前去伺候,派杨嬷嬷与李三娘每日前往劝解,亲自盯着她的饮食起居。
文素素笑了下,道:“只要他们安分守己,我不会杀他们。
齐福与齐珏岚姐妹们一起上学读书,齐琰到了年纪也会去上学。
至于他们以后的造化,端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 殷知晦呼出口气,道:“是,圣上不会为难他们,是我小人之心了。
” “除了这些,你可还有事?”文素素靠在椅子里,疲惫地问。
殷知晦抬眼望着文素素,眼里浮起了怅然,道:“于天下黎民苍生来说,圣上为帝,最合适不过,当之无愧。
另一边,我又总是觉着愧疚,难受。
我如今精力不济,担不起政事堂之职,前来请辞政事堂的差使。
” 一边是家国大义,一边是亲情温暖,殷知晦的纠结难安,文素素都懂。
在朝臣忙着表忠心高呼万岁,忙不迭避嫌的时候,他避开了她的登基大典,先问齐福齐琰。
他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朕不允。
”文素素一口回绝了。
殷知晦怔在了那里,顿时有些急了,欲将说话,文素素抬手阻止了他。
正因为他是君子,除能力之外,他身上的这份温软人性,是朝堂上下绝大多数官员最缺的品质。
她亦如此。
她已登基为帝,大权在握。
掌权久了,她亦不敢肯定,以后可否会被权势麻痹。
他并不能左右她的决断,但有他在,在她走偏时,及时提点一字半句,她便能多分清醒。
“天下如今只换了个国号而已,前朝遗留的问题仍在,并未得到解决。
如今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生产低下,粮食亩产太低。
这一点,涉及到方方面面。
能识字读书的人太少,识字读书的人,专注于科举考试,忽视了农桑等专科的学习。
” 文素素从御案上,找出户部刚呈上来的户帖账目递给殷知晦,他顿了下,伸手接过,翻开仔细看了起来。
“户部核计的人口数量,共计六千九百万余,其中男子四千一百万,女子两千八百万。
当然,在统计中,可能女子未能如实登记,有缺漏的部分,实际上的数量会多一些。
因着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想法,生了女婴便丢弃,溺亡,男女占比相差巨大。
而这两千八百万的女子,她们并未被当做一回事,除去生儿育女,做些低贱的活计,她们不大被真正当做人看。
无论贵贱。
” 殷知晦看完户部的账目,眉头蹙起,神色逐渐变得凝重。
“至于男子,穷苦百姓占了八到九成,男子比女子的日子要强一些,也好不了多少。
世家官绅压在上面,他们要承担赋税,徭役,兵役等苦差,很是辛苦可怜。
但这一切,因着他们的愚昧,纯属自找,得骂一句活该。
他们愚昧不懂,我们却不能不懂。
女子的这部分力量,不应该被忽视。
她们能如男子一样读书,考学,做事,男子的日子才会轻松些。
茂苑牛头村,就是很好的例子。
” 文素素再找出徐八娘送回来的急信,递给殷知晦:“我让徐侍郎单独核计了牛头村的各种数据,你看看牛头村如今的人口,男女占比,以及他们村缴纳的赋税。
” 殷知晦听到茂苑,心里百感交集,接过好奇看了起来。
牛头村的男女占比为一百三十比一百,远比全天下男女占比的一百四十六比一百要低。
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