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被迫与太子打赌

关灯
越国公是谁啊。

    ” 李玄霸无语:“哥,你连越国公杨素杨公都不知道?” 李世民想了想,道:“你说杨公我就知道了。

    我还知道,越国公改楚国公,是厚赏!” 李玄霸嘀咕:“本来应该是这样。

    ” 封王和封公中最高等的封号都是春秋战国的“国号”。

    从春秋战国时各国国力强盛,划分王爵和公爵中的地位高低。

     比如“唐国公”的“唐”是春秋不知名小国,地位就比春秋五霸“越国公”的“越”地位低。

     最高等的爵位,自然是“秦晋楚齐魏燕赵韩”,“秦晋楚”又在这其中独一档。

    所以杨素从越国公改封楚国公,本应是“晋升”了。

     高颎虽然年纪大了,但耳力非常好。

    李玄霸嘀咕得很小声,他仍旧听到了。

     “李三郎,为何是‘本来’?”高颎问道。

     他的结论和李世民一样,所以听完家仆传递的消息后就没再在意,以为自己之前察觉的皇帝和杨素之间气氛古怪是错觉,这对君臣关系仍旧很亲近。

     但高颎已经在教导李玄霸时,见识过李玄霸在政治上异于常人的敏锐,便想听听弟子的意见。

     李玄霸想了想,没有藏拙:“我与二哥伴驾回洛阳东京时,太史令曾向陛下上奏,‘分野有大丧之气’。

    ” 李世民挠头;“有这事?嗯……唔?想起来了!还真有!当时阿玄你就叹了口气!我记得很清楚!” 高颎自言自语:“分野……分野……” 李世民突然惊呼一声:“哎呀!楚国和随国不是同一个分野吗!” 高颎手不自觉地一松,书本落下。

     书本还未落地,李世民条件反射地窜出去,接住了书本。

     “给,老师!”李世民洋洋得意。

     高颎:“……” 李玄霸:“……” 本来现场气氛挺凝重,现在凝重不起来了。

     高颎面无表情地接过书,又在李世民脑袋上敲了一下。

     李世民疑惑抱头:“老师为何又敲我?” 高颎道:“没什么,就是顺手。

    ” 李世民气呼呼地哼哼了两声,爬回坐榻上继续坐着。

     李玄霸拍了拍二哥的脑壳。

     李世民:“……干什么?” 李玄霸道:“看看二哥的脑壳的硬度有没有进化。

    ” 李世民对李玄霸威胁地扬了扬拳头。

    嘲笑你哥,小心我也敲你脑袋。

     李玄霸看见二哥要动手了,赶紧转移话题:“老师,今日课程是先中断吗?” 高颎摇了摇头,道:“继续上课。

    今日换一堂课,我给你们讲汉文帝。

    ” 高颎继续讲课。

     当他讲到汉文帝给还没死的舅舅哭丧时,李世民嘟囔道:“和陛下现在所做的事好像啊。

    但杨公不是陛下的宠臣吗?” 李玄霸提醒:“二哥,听课就好好听。

    朝堂的事离我们很遥远,想那么多干什么?” 高颎道:“离你们不遥远。

    李二郎,你还想到什么?” 李世民皱眉苦思了一会儿,道:“难道杨公也是权臣,试图在朝中一手遮天?” 李玄霸摇头:“没有。

    杨公谨小慎微。

    ” 李世民道:“那就是杨公名声太好,声望太过?” 李玄霸继续摇头:“不是。

    杨公自当今皇帝继位后,一直对外宣扬贪财好色的名声,时人皆鄙夷。

    ” 李世民眉头皱得更紧:“这是本性还是自污?无论是什么,杨公都对陛下没有威胁啊。

    虽然杨公是个很厉害的大将军,但杨公不仅已经入朝,还已经年老。

    且杨公对陛下忠心耿耿……想不明白,唉,想不明白。

    ” 高颎攥紧了手中的书,面色仍旧平静:“李三郎,你如何想?” 李玄霸看了高颎的表情一会儿,心里挣扎了一下,垂首看着桌面:“此事不在杨公是否对陛下有威胁,而在陛下心中如何想。

    大约是杨公功劳太大,大到了陛下看着就难受的地步。

    陛下对拥立他上位的功臣都如此,对原本与他有芥蒂之人不知道会如何。

    ” 高颎在李玄霸话说了一半时,就神色大变:“三郎慎言!” 李世民愣了一下,扑上去捂住弟弟的嘴。

     但李玄霸还是完整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了。

     他静静地抬头直视着高颎的眼睛。

     高颎与李玄霸对视。

     他早就察觉了。

    李玄霸有一双与七岁孩童不符的沉静双眼。

     虽他见过许多文静的孩子,但“文静”“安静”和“沉静”是不同的。

    前者只是“静”,后者更在于“沉”。

     没有经历许多事,不该有一双“沉静”的双眼。

     高颎这样有智慧的人,不会听不出李玄霸的意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