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唐国公府双生子

关灯
公元605年,杨广登基的第二年,改元大业元年。

     开皇之治结束。

     还不是隋炀帝的杨广终于继位,立刻大展手脚,施展抱负。

     刚一改元,杨广就任命尚书令杨素为营建东都大监,修筑东都洛阳,并命宇文恺、封德彝,征长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才异石、嘉木异草,在洛阳城内修建一座大大的显仁宫。

     杨广宣布,他明年春天就要在东都洛阳的显仁宫赏花,来彰显自己的仁慈。

     于是隋朝每月征发二百万丁夫日夜相继地修东都、修宫殿,运奇石、运奇珍。

     同年,杨广又下令在洛阳城和扬州城之间开凿通济渠。

     这条通济渠可不是寻常灌溉引水和商舟泛波的普通运河。

    皇帝杨广要乘坐大大的龙舟群,去扬州游玩,所以这长达千里的通济渠必须修得又宽又深。

     伟大的皇帝陛下要求,今年他必须到江南过冬,以观赏江南的盛世景象。

     丁夫又没日没夜地挖运河造龙舟。

     仍旧是同年,杨广为了堵住天下人说他弑父之口,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天经宫供奉隋文帝,以全他的孝道。

     与此同时,伟大的隋朝皇帝想了想,去江南的一路上不能没地方住啊。

    所以从洛阳到扬州,还得修行宫。

     比如修一座占地二百里的西苑。

    挖土为湖,堆土为山,台观殿阁,星罗棋布。

     天经宫必须今年修完,这些行宫也得皇帝下扬州之前就得完工,不然皇帝住哪? 监工可不得攒足了劲抽丁夫的背。

     这么多大工程全都要在今年完成,于是丁夫“累死者十之四五,载尸车相望于道”。

     但这些“盛世景象”,和大兴城里的达官贵人们没有一点关系。

     时值五月,天气渐热。

     唐国公府十六岁的大公子李建成正值鲜衣怒马的年龄,昨日招来数十世家好友,茂林修竹,曲水流觞,一直闹腾到三更鼓响。

     二公子李世民和三公子李玄霸才六岁。

    因李玄霸自幼体弱多病,夏季既苦暑,又不敢贪凉。

    入夏之后,李世民陪着李玄霸,就住在曲水流觞茂林修竹隔壁的院子里避暑。

     一群少年贵公子效仿魏晋遗风到大半夜,两个可怜的孩子就捂着耳朵睁着眼睛到大半夜。

     于是乎,今天两个孩子都睡过头了,日上三竿还没起床。

     严苛的祖母独孤氏再次卧病,母亲窦氏衣不解带地亲自照料。

    这些时日不需要晨昏定省,两个孩子心满意足贪睡,无人打扰。

     太阳光穿过雕花的窗户,如剪影戏一般的光影从床脚爬上被子,又从被子慢悠悠爬上酣睡孩童的脸。

     二公子李世民率先睁开了眼睛。

     他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把怀里抱着纳凉的弟弟推开,小拳头握紧,在眼睛上揉了揉,然后看着蚊帐顶端发呆。

     发了一会儿呆,李世民感到了热,于是又把弟弟拖回来抱着。

     他的体温偏高,冬天身体也像小火炉;弟弟李玄霸的体温偏低,夏天手脚也很冰凉。

    所以兄弟俩习惯把对方当抱枕,比暖炉和竹夫人好使。

     被李世民推来拉去的李玄霸睁开了眼睛:【烦,别吵。

    】 李世民老气横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