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必须
关灯
小
中
大
已经写好了?你这次南来,不单单是为了替阿图交办什么货物,而是为了彻底挑拨我阿兄跟贺兰麟的关系,促成他跟韩赢的合作,好让他们联手去对付贺兰麟?”
云郁道:“这算是目的之一吧。
” 阿福有些懊丧。
她只是没想到,云郁还会掺和这种事。
不过这好像也避免不了。
毕竟阿图也是个雄心勃勃的人。
他跟阿图在一块,免不了还要再和这些人打交道。
云郁握着她的手,扭头看她:“你不高兴吗?” 阿福也说不上不高兴。
“也说不上挑拨。
” 云郁道:“韩烈跟贺兰麟,早就不和了。
他本就打算离开晋阳,另投靠山。
我只是帮他一把。
而今天下最好的靠山,就是冀州韩氏。
” 阿福道:“你这么看好冀州韩氏吗?可是他们当初,并没能打败贺兰麟。
” 云郁道:“韩氏虽然眼下势力有限,可外有忠君之名,能得人心。
而且家族根基深厚,在渤海一带,绵延上百年了。
你别忘了,他们虽没能打败贺兰麟,但贺兰麟也消灭不了他们。
这才是重点。
一方势力要想发展壮大,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成事的,需要背靠庞大的家族。
当初贺兰逢春为什么能呼风唤雨,举足轻重?无非就是因为他在朝中,有个精明能干的贺兰韬光替他控制群臣,左右朝政。
又有贺兰乐律,贺兰澄明两个亲侄子替他坐镇河北长安,安定四方。
手底下还有贺兰麟这样能干的武将。
贺兰氏的能人武将数不胜数,贺兰氏家族的力量控制了魏国的大半个江山,贺兰逢春作为贺兰氏的首领,自然就是跺跺脚,整个帝国便地动山摇一般的存在了。
而云氏之所以没落,受制于人,说到底,也无非就是因为云氏皇族之中势力稍强的封王,或稍有能力的宗室大臣,都已经死在了皇室内斗中。
长年累月,自相残杀。
自宣武皇帝,到孙太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宗室挥刀,将宗室皇族杀的所剩无几。
高祖皇帝六个兄弟,包括我父亲在内,四个被宣武皇帝所杀。
而宣武皇帝七个兄弟,有六个因卷入宫廷争斗被杀。
孙太后曾两次垂帘听政,又两次被废。
孝昌年间宗室近属和宗室疏属轮流掌权,每一次权力替换,都是鲜血换来的。
这么大的政治变动,当权者翻来覆去,宗室诸王,几乎都被卷进去了,七成的宗室成员死于非命。
若非宗室死伤殆尽,云氏的天下,怎么会轮得到贺兰逢春一个外人来指手画脚。
” 云郁是皇族出身,从小长在宫廷,对于权力场上那些事,没有人比他见得更多,也没有人比他更懂得了。
“贺兰氏本是而今天下势力最强的家族,可惜,人心不齐,只是一盘散沙。
贺兰逢春活着的时候,贺兰氏那些兄弟子侄,便各怀心思,谁也不服谁。
但贺兰逢春毕竟有威望,贺兰氏众人还勉强听从他。
他一死,贺兰氏人马便各自为政,各举一旗,各奉一君。
力量再大,一旦分散开,便不成气候了。
河阴之变本就天怒人怨,何况他们而今又分裂,互相成仇彼此杀戮?原来贺兰逢春手下那些异姓的将领,如韩烈这些,而今也已经和他们离了心,各奔前程去。
贺兰氏败亡只是早晚的事。
韩氏日渐鼎盛,且兄弟和睦,家族齐心,人才济济,没有闹过什么内讧,来日必能取贺兰氏而代之。
” 阿福顿时明白了。
他并没有放下血液中的仇恨。
“既如此,你为什么不告诉韩赢你还活着。
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名义写信,反而要用阿图的名义给他写信?” 云郁淡然道:“我死了,对他更有好处。
贺兰麟多一桩罪名,韩赢少一个包袱,多一面讨伐他的旗帜。
我死了,贺兰麟才必须要偿命。
我死了,朝廷那些亲贵、士族,那些依附在垂死的骆驼身上吸血,那些尸位素餐的人,才会无利可图,作鸟兽散。
他们散了,才能让出位置,给那些真正有才德者。
我死了,棋局才能推翻,新的棋局才能开始落子。
天下人才会将矛头对准贺兰氏,如韩氏这样的势力才能趁机崛起。
”
” 阿福有些懊丧。
她只是没想到,云郁还会掺和这种事。
不过这好像也避免不了。
毕竟阿图也是个雄心勃勃的人。
他跟阿图在一块,免不了还要再和这些人打交道。
云郁握着她的手,扭头看她:“你不高兴吗?” 阿福也说不上不高兴。
“也说不上挑拨。
” 云郁道:“韩烈跟贺兰麟,早就不和了。
他本就打算离开晋阳,另投靠山。
我只是帮他一把。
而今天下最好的靠山,就是冀州韩氏。
” 阿福道:“你这么看好冀州韩氏吗?可是他们当初,并没能打败贺兰麟。
” 云郁道:“韩氏虽然眼下势力有限,可外有忠君之名,能得人心。
而且家族根基深厚,在渤海一带,绵延上百年了。
你别忘了,他们虽没能打败贺兰麟,但贺兰麟也消灭不了他们。
这才是重点。
一方势力要想发展壮大,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成事的,需要背靠庞大的家族。
当初贺兰逢春为什么能呼风唤雨,举足轻重?无非就是因为他在朝中,有个精明能干的贺兰韬光替他控制群臣,左右朝政。
又有贺兰乐律,贺兰澄明两个亲侄子替他坐镇河北长安,安定四方。
手底下还有贺兰麟这样能干的武将。
贺兰氏的能人武将数不胜数,贺兰氏家族的力量控制了魏国的大半个江山,贺兰逢春作为贺兰氏的首领,自然就是跺跺脚,整个帝国便地动山摇一般的存在了。
而云氏之所以没落,受制于人,说到底,也无非就是因为云氏皇族之中势力稍强的封王,或稍有能力的宗室大臣,都已经死在了皇室内斗中。
长年累月,自相残杀。
自宣武皇帝,到孙太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宗室挥刀,将宗室皇族杀的所剩无几。
高祖皇帝六个兄弟,包括我父亲在内,四个被宣武皇帝所杀。
而宣武皇帝七个兄弟,有六个因卷入宫廷争斗被杀。
孙太后曾两次垂帘听政,又两次被废。
孝昌年间宗室近属和宗室疏属轮流掌权,每一次权力替换,都是鲜血换来的。
这么大的政治变动,当权者翻来覆去,宗室诸王,几乎都被卷进去了,七成的宗室成员死于非命。
若非宗室死伤殆尽,云氏的天下,怎么会轮得到贺兰逢春一个外人来指手画脚。
” 云郁是皇族出身,从小长在宫廷,对于权力场上那些事,没有人比他见得更多,也没有人比他更懂得了。
“贺兰氏本是而今天下势力最强的家族,可惜,人心不齐,只是一盘散沙。
贺兰逢春活着的时候,贺兰氏那些兄弟子侄,便各怀心思,谁也不服谁。
但贺兰逢春毕竟有威望,贺兰氏众人还勉强听从他。
他一死,贺兰氏人马便各自为政,各举一旗,各奉一君。
力量再大,一旦分散开,便不成气候了。
河阴之变本就天怒人怨,何况他们而今又分裂,互相成仇彼此杀戮?原来贺兰逢春手下那些异姓的将领,如韩烈这些,而今也已经和他们离了心,各奔前程去。
贺兰氏败亡只是早晚的事。
韩氏日渐鼎盛,且兄弟和睦,家族齐心,人才济济,没有闹过什么内讧,来日必能取贺兰氏而代之。
” 阿福顿时明白了。
他并没有放下血液中的仇恨。
“既如此,你为什么不告诉韩赢你还活着。
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名义写信,反而要用阿图的名义给他写信?” 云郁淡然道:“我死了,对他更有好处。
贺兰麟多一桩罪名,韩赢少一个包袱,多一面讨伐他的旗帜。
我死了,贺兰麟才必须要偿命。
我死了,朝廷那些亲贵、士族,那些依附在垂死的骆驼身上吸血,那些尸位素餐的人,才会无利可图,作鸟兽散。
他们散了,才能让出位置,给那些真正有才德者。
我死了,棋局才能推翻,新的棋局才能开始落子。
天下人才会将矛头对准贺兰氏,如韩氏这样的势力才能趁机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