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翠记:一生
关灯
小
中
大
晋升,再回东都时已是正五品官员。
她愉快地亲吻久别的玉坠,与他重叙欢娱,日夜相守,不再见客。
依然是调琴鼓瑟,宛如神仙,一切似与三年前没什么不一样,直到他在一日清晨窥见时间的痕迹。
那日她起得比他早,坐在窗下妆台前梳妆。
菱花镜中蝉鬓轻,眉翠薄,在清冷的晨光里,她干净的素颜却呈现着他从未感知的憔悴,眼角眉间有分明的细纹,浑不似他看惯的模样。
他怔怔地看了半晌,在她有侧首之势时迅速闭上了眼。
那日黄昏,他们在后院空庭赏牡丹,水榭风来,她不胜凉意,向他依去,转侧间眉间花钿掉落在他怀中。
他拾起花钿,朝背面的“呵胶”呵了呵气,贴回她的眉心。
这一瞬,又清楚地看见了原本被花钿掩去的细纹。
这年他二十三岁,她大他一轮。
他举目望庭中初夏的牡丹,只觉她颇似这国色天香的花,芳华盛极,却已开到荼蘼。
此番衣锦荣归,众侍女对崔玮态度大变,知他是前途无量将相才,对他多有奉承,偶尔亦有引诱挑逗之意。
他无大兴致,但有时也与之调笑数句。
裴夫人看在眼里,也无他话,置若无睹。
有一次一侍女与他说笑拉扯,恰被裴夫人撞见,侍女大窘。
夫人虽未有愠色,侍女却大不自在,大概是想将功补过,在夜间崔玮与夫人小酌时开口道:“郎君既已立业,也该成家了。
既与夫人情投意合,何不明媒正娶?” 崔玮搁下杯盏,默不作声。
裴夫人看看侍女,一哂:“你尚未饮酒,却已醉了。
” 他再次与她道别,要回西京。
她安静地相送十里,临别道:“范阳卢氏是我表亲,有一表妹年方十七,家世姿容可堪为偶。
此前我曾与她父母说起过你,若到西京他家遣媒妁说亲,或可一见。
” 他娶了范阳卢氏之女,继续平步青云,腰金曳紫,往后十年再未回东都。
一次筵席,听从东都来的人提及裴夫人,说她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
忆及旧情,崔玮不免神伤,翌日启程,赶往东都。
病榻中的她不让他靠近,只许他隔着几重纱幕说话。
“谁让你来的呢?”她虚弱地说,“此时的我又老又丑,形同枯木,我不要你看见。
” 他黯然无言。
须臾,取出自己的玉坠呈给她:“我小时病重,幸有此物才得痊愈。
如今你拿去戴吧,或有助于康复。
” 侍女将玉坠转呈给她,她摩挲着,问他:“若这坠子救不活我,我可将它带入墓中吗?” 他迟疑未答,她却呵呵笑起来:“我说笑的,我不会要。
” 她让侍女还他玉坠,又道:“这半生,就当我欠你的,我可以给你一切,你却不必还我什么。
玉坠你留下,让它代我继续照顾你。
” 晚风透窗而入,吹灭了房中的蜡烛。
纱幕翻飞,崔玮想借机走近看她,她觉察到,坚决地侧身朝内。
他遂止步,展开右手,躺在掌心的玉坠在月光下像一滴硕大的泪珠。
“玉坠呀玉坠,帮我看看,下半生的他是什么样子。
”她面带微笑,在阖目前喃喃低语,“好可惜,我看不见了。
”
仍在护国寺,那日做的也还是抄经的事,当然此一时彼一时,年轻时抄经旨在谋生,而如今却只是
她愉快地亲吻久别的玉坠,与他重叙欢娱,日夜相守,不再见客。
依然是调琴鼓瑟,宛如神仙,一切似与三年前没什么不一样,直到他在一日清晨窥见时间的痕迹。
那日她起得比他早,坐在窗下妆台前梳妆。
菱花镜中蝉鬓轻,眉翠薄,在清冷的晨光里,她干净的素颜却呈现着他从未感知的憔悴,眼角眉间有分明的细纹,浑不似他看惯的模样。
他怔怔地看了半晌,在她有侧首之势时迅速闭上了眼。
那日黄昏,他们在后院空庭赏牡丹,水榭风来,她不胜凉意,向他依去,转侧间眉间花钿掉落在他怀中。
他拾起花钿,朝背面的“呵胶”呵了呵气,贴回她的眉心。
这一瞬,又清楚地看见了原本被花钿掩去的细纹。
这年他二十三岁,她大他一轮。
他举目望庭中初夏的牡丹,只觉她颇似这国色天香的花,芳华盛极,却已开到荼蘼。
此番衣锦荣归,众侍女对崔玮态度大变,知他是前途无量将相才,对他多有奉承,偶尔亦有引诱挑逗之意。
他无大兴致,但有时也与之调笑数句。
裴夫人看在眼里,也无他话,置若无睹。
有一次一侍女与他说笑拉扯,恰被裴夫人撞见,侍女大窘。
夫人虽未有愠色,侍女却大不自在,大概是想将功补过,在夜间崔玮与夫人小酌时开口道:“郎君既已立业,也该成家了。
既与夫人情投意合,何不明媒正娶?” 崔玮搁下杯盏,默不作声。
裴夫人看看侍女,一哂:“你尚未饮酒,却已醉了。
” 他再次与她道别,要回西京。
她安静地相送十里,临别道:“范阳卢氏是我表亲,有一表妹年方十七,家世姿容可堪为偶。
此前我曾与她父母说起过你,若到西京他家遣媒妁说亲,或可一见。
” 他娶了范阳卢氏之女,继续平步青云,腰金曳紫,往后十年再未回东都。
一次筵席,听从东都来的人提及裴夫人,说她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
忆及旧情,崔玮不免神伤,翌日启程,赶往东都。
病榻中的她不让他靠近,只许他隔着几重纱幕说话。
“谁让你来的呢?”她虚弱地说,“此时的我又老又丑,形同枯木,我不要你看见。
” 他黯然无言。
须臾,取出自己的玉坠呈给她:“我小时病重,幸有此物才得痊愈。
如今你拿去戴吧,或有助于康复。
” 侍女将玉坠转呈给她,她摩挲着,问他:“若这坠子救不活我,我可将它带入墓中吗?” 他迟疑未答,她却呵呵笑起来:“我说笑的,我不会要。
” 她让侍女还他玉坠,又道:“这半生,就当我欠你的,我可以给你一切,你却不必还我什么。
玉坠你留下,让它代我继续照顾你。
” 晚风透窗而入,吹灭了房中的蜡烛。
纱幕翻飞,崔玮想借机走近看她,她觉察到,坚决地侧身朝内。
他遂止步,展开右手,躺在掌心的玉坠在月光下像一滴硕大的泪珠。
“玉坠呀玉坠,帮我看看,下半生的他是什么样子。
”她面带微笑,在阖目前喃喃低语,“好可惜,我看不见了。
”
下阕:谁念西风独自凉
崔玮邂逅郑洛时已年过半百。仍在护国寺,那日做的也还是抄经的事,当然此一时彼一时,年轻时抄经旨在谋生,而如今却只是